Web Content Display
中国文物
香港艺术馆藏中国文物是本馆种类最丰富、涵盖年代最久远的藏品;从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之间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均囊括在内,包括中国陶瓷、广东陶瓷、中国外销陶瓷、东南亚陶瓷、服饰与织绣和其他工艺美术,包括青铜器、玉石雕刻、漆器、珐琅器、玻璃、竹雕、木刻、象牙、犀角、鼻烟壶及家具等超过四千五百项藏品。无论供装饰、日用、祭祀、墓葬,都是经历千百年而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财产。每件藏品糅合了高度创意和精湛技术,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香港地处中国南面门户,而且在中外交通上,也担当起一个主要角色,因此与香港及广东有关的岭南文物,亦为本馆重点收藏项目之一。历年来,香港艺术馆除了积极采购各门类文物,亦透过举办展览以推广中国文化,期间幸获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支持,惠赠珍藏,令馆藏文物日益丰富。例如1985年叶义医生捐赠的一批竹刻作品反映了和文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面貌。胡锦超先生和郭安夫人分别于1986年和1987捐赠的石湾陶器,充分表现出这个广东名窑的地方特色。此外,各界人士和机构亦慷慨捐赠珍贵文物,反映社会大众对保存文物的热衷,也是对香港艺术馆的支持。
-
兽面夔龙纹青铜觚
-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1世纪)
-
金属(青铜)
-
高29.7厘米 口径16.7厘米
从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已进入青铜时代。及至商、周两代,青铜工艺更进入全盛期。由于商人尊神尚鬼,祭祀时必摆放青铜铸造的各种礼器,因此这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皿异常丰富,尤以酒器居多。
此觚属礼器的一种,是饮酒器。喇叭口,高圈足,中腰细长可以把手。由口至颈部饰蕉叶纹和蛇纹一圈,主体纹饰是夔龙纹和兽面纹。兽面纹又称饕餮纹,为商代青铜器常见纹饰。饕餮是传统中一只贪食凶狂的怪兽,传说其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饕餮有首无身。此纹饰分布于腰部至足部,空隙地方填以细雷纹作地纹。图像线条、结构繁复,风格庄严神秘。腹部至足部另铸有棱脊四道,为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特色;它一方面可增加块范接合处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则加强器型之稳重庄严感。 -
-
绿釉陶望楼
-
汉代(公元前206 – 公元220)
-
陶瓷
-
高131厘米 长48厘米 宽38.5厘米
汉代烧制低温铅釉陶器,以绿色和褐色为最常见。由于含铅量高,不宜用于日用品,所以铅釉陶器只能作为陪葬用品,又称「明器」。
汉代中原一带人们心中「事死如生」的信念根深蒂固,是以厚葬之风极盛,陶制殉葬品随之流行,包括有各类建筑物、各种生活用器及侍从陶俑。此望楼高四层,泥质红陶,施以低温铅绿釉。楼向外伸出四层飞檐,四角饰有上翘叶形岔脊。檐上有斗拱支撑,反映汉代建筑特色。最高层正脊中央塑以一只展翅小鸟。二、三、四层楼设平台,正面有斜十字纹窗,并有菱形格子及斜纹栏杆。每层楼阁窗内均塑人们向外张望,倍添生趣。 -
-
大理石观音像
-
东魏 兴和三年 (541)
-
石(大理石)
-
「大魏兴和三年」款
-
高61.5厘米 长18厘米 阔23.5厘米
观音立于覆莲瓣圆台,下承长方座,身后有莲瓣形尖顶背光。观音头戴冠,呈莲瓣形,两旁缀连头巾垂至肩上。身穿长袍,衣褶施以浅浮雕线刻,至脚旁成为两排波浪纹。披帛,于胸前交叉穿璧,佩戴项链一串。右手持莲花,左手持一盛器。背光施有绿彩边沿一道,观音身上残留绿、红和蓝色彩料。
长方座四面刻发愿文:
大魏兴和三年十月廿五日
比丘僧显化劝四众
法义造观世音像一躯
上为皇家后为师僧父母香火因缘合生之颜等成菩提 供养
法义人比丘尼僧相
比丘尼道隐
……(人名)
此像面相详和,立姿静穆,服饰和背光的处理均属东魏佛教雕塑的典型。 -
-
三彩镇墓兽
-
唐代(618 – 907)
-
陶瓷
-
高70厘米
唐代三彩器主要是陪葬用器,是唐代新出现的陶工艺。它是由汉代单色铅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铜、铁、钴等作为呈色剂,以摄氏800度左右烧成深浅不同的黄、绿、蓝、褐、紫、黑等色彩。由于釉汁流动性强,烧制时向下流淌,各色釉相互浸润,形成各种色素浓淡协调的层次变化。
唐代古都西安和洛阳墓葬遗址出土唐三彩数量最多,种类丰富,计有各式生活用器,也有人物、动物陶塑;甚至有建筑模型,都是唐代贵族生活写照。
这只镇墓兽蹲踞于台座上,形相诡异:头长双角,瞪目,巨口獠牙,络腮胡,肩生双翼,长腿蹄足。通体施黄、绿、白三彩釉,各种釉色互相交融,形成斑烂淋漓的效果。
唐代贵族墓葬多置镇墓兽于墓室门口或四角,他们相信面目狰狞的镇墓兽能保护墓主,驱走邪魔妖道,防止盗墓者入侵墓室重地,属厌胜之物。 -
-
白釉印花卉纹方碟一对
-
辽代(916 – 1125)
-
陶瓷
-
长/宽10.9厘米
北方契丹族于916年在中原北方地区建立辽国。其建立的政权大部分时间与中原的北宋时期相约,因此,辽代的陶瓷制作技术受中原地区影响较深;尤以高温白釉瓷器,低温铅釉陶器与三彩器,最能表现辽国与中原的关系。不过器形如鸡冠壶、凤首瓶、方碟与海棠花式长盘等,则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此白釉方碟源自契丹傳統使用的木製容器。方形平底,侈口曲邊。胎薄釉潤,與中原定窰製品接近。除此以外,此器造型秀美,細緻的印花與之相互配合,構思巧妙。花瓣狀四邊印牡丹和卷葉圖案,四角飾蝴蝶紋。方形底部碟心以銅錢紋樣劃分五區,空白處各填有花卉圖案,而圓邊外印卷草紋四簇。蝶紋和銅錢紋均是宋代(960 – 1279)流行紋樣。 -
-
钧窑紫蓝釉葵花式盆托
-
南宋(1127 – 1279)
-
陶瓷
-
「七」字款
-
高6.5厘米 径22厘米
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称钧州,因而得名。钧窑制品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其中的八卦洞窑更是宋徽宗时烧制御用瓷的瓷窑,制品中多有盆、洗和尊等宫廷用器。
钧窑以肥厚的「月白」、「天青」、「玫瑰紫」等窑变釉著称,色彩错综掩映,犹如晚霞幻变。此葵花式盆托通体遍施紫蓝色钧釉,造型纯净典雅,釉色凝厚瑰丽。器底刷芝麻酱色釉,有支钉痕一圈计14个,并刻有「七」字款。官窑钧瓷底部多刻有数字,有关数目所指众说纷纭,明代张应文(约1524 – 1585)在《清秘藏》有说「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佳」;许之衡(1877 – 1935)《饮流斋说瓷》认为单数标示朱红色器物,而青色器物则标双数;冯先铭(1921 – 1993)《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及其他较近代的考古著作均认为数字用以标明宫廷用瓷器物大小,标号「一」为最大号,至「十」为最小号,号码亦方便花盆和盆托配对。此为现代普遍相信的说法。对于官钧瓷器烧造年代问题,近代学者也有颇多不同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
-
剔红鹭鸶芙蓉纹圆漆盖盒
-
元代(1271 – 1368)
-
漆
-
「张成造」、「杨记」款
-
径24.4厘米 高10.9厘米
漆的原料取自漆树所分泌的树脂液汁。最早在新石器时代,漆已开始被涂到器具上,作为保护及防水之用,以后各代亦趋普遍使用。至元及明初,漆器制作更为发达,尤以浙江嘉兴地区张成、杨茂二家的雕漆最负盛名。
此盖盒是元代雕漆名家张成的作品,以朱漆雕成。盒面微隆,雕鹭鸶一对,展翅飞舞,芙蓉衬地,花叶繁茂,盒边雕花卉。朱漆底下是黄色漆素地,而于刀口可见朱漆中夹有一层黑漆。朱漆圈足边缘雕两道纹,工艺精湛,纹饰细致。
足内底部髹黑漆,左边有「张成造」三字针刻款。底部中央有红色八思巴文两个,译成「杨记」。盒盖内中央也有「杨记」两个八思巴文。 -
-
青花螭龙缠枝牡丹纹瓶
-
明 天顺五年(1461)
-
陶瓷
-
「天顺伍年」款
-
高32厘米 口径4.4厘米 腹径21.2厘米 圈足10.4厘米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29年,由于社会动荡,经济紊乱,景德镇官窑大大减产。后人称此时期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空白期」。民窑并未因此而停止生产,但有款字的瓷器,尤为罕见。这时期传世及出土瓷器中,以青花居多。
此青花瓶长颈,至肩部渐宽,鼓腹、敛足、圈足脱落。口沿曾被磨去,缺釉处露出胎土。瓶身纹饰分三部分,以青花弦纹分隔。第一部分由口沿至肩,白地上贴附高浮雕螭龙,龙身施钴蓝,环绕瓶颈。空隙之处绘金钱、书画、蕉叶和方胜等杂宝,近肩部饰山石草叶。第二部分于鼓腹施缠枝牡丹纹。第三部分于腹下近足一周书写铭文:「夏(下) 梅田都铎源汪村社,奉佛弟子程鋹、妻郑氏,喜舍香炉壹付(副)入本里华林供养,伒(祈)俅(求)宦途清吉。天顺伍年秋九月吉日题」,底施白釉,胎体厚重。
此瓶器底书「天顺伍年」款,弥足珍贵,对探讨宣德以后三朝瓷器的发展,甚具研究价值。 -
-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碗
-
明 洪武(1368 – 1398)
-
陶瓷
-
高10厘米 径20.1厘米
釉里红属釉下彩瓷器。用氧化铜作彩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由于铜红发色技术难掌握,成功地烧成鲜艳的红色色泽例子并不多。釉里红在元代景德镇创烧,明洪武年间较为盛行。而以宣德(1426 – 1435)、清康熙(1662 – 1722)、雍正(1723 – 1735)时期制品最为出色。
此碗为明洪武时期制品。碗口微敞,深腹,腹壁微鼓,圈足较大。釉色白中发灰,微微泛青,内外壁满布裂纹,有棕眼和漏釉现象。碗内、外均以釉里红绘出花纹,口沿内外及足部均绘回纹,碗内底绘折枝牡丹,内侧壁绘缠枝菊花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
此碗整体纹饰线条流畅,图案清晰,为明代初期釉里红之佳作。 -
-
斗彩莲花纹高足杯
-
明 成化(1465 – 1487)
-
陶瓷
-
「大明成化年制」款
-
高7.7厘米 口径6.1厘米
斗彩始创于明朝宣德(1426 – 1435)年间,至成化发展成熟。斗彩工艺是先以钴料勾画纹饰轮廓,或绘画局部图案,然后罩以透明釉,以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透明釉表面缀填多种低温彩料,入窑烧第二次而成。由于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互相辉映,争妍斗丽,故称「斗彩」。
这件高足杯侈口窄唇,弧形深腹,足底部向外撇。外壁绘番莲纹,以青花勾画轮廓和填入蓝彩部分,并以釉上红、黄、绿彩填缀花瓣及叶子。口沿内、外及高足外撇底部,绘青花单圈线。底部空心不密封,内以青花楷书写「大明成化年制」两行六字款。此杯造型端雅,瓷胎洁白,胎体轻薄,纹饰秀丽,堪称明成化斗彩中的精品。 -
-
圆雕蟾蜍
-
朱缨(活跃于明至清初)
-
16 / 17世纪
-
竹
-
高2.8厘米 长4.9厘米
-
「朱缨」款
-
叶义医生捐赠
这个圆雕蟾蜍雕工精美,腹部刻有阳文「朱缨」款,是明代著名竹刻家朱缨的作品。朱缨把握了竹根的天然形状,因材取型,巧妙地运用竹根上的瘤节和纹理,刻成蟾蜍的眼睛和身上的疙瘩,可谓匠心独运。
朱缨,江苏嘉定人,活跃于万历(1573 – 1620)、天启(1621 – 1627)年间。他与父亲朱鹤和儿子朱稚征,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竹刻名家,以高浮雕和圆雕的刻竹技巧而闻名;而朱缨更擅长于雕刻蟾蜍、仙人、楼阁等竹器。
中国人对竹有特殊爱好;它用途广泛,可作编织与雕刻用途。竹的形态优美,其中空外直的特性被视为君子不屈不朽、具有气节的象征。至明代晚期,专业竹雕者及喜爱竹刻的文士与日俱增,当时的嘉定与金陵(今南京)更成为竹刻活动的集中地,竹刻艺术便发展成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学科。 -
-
鼍龙形玉水丞
-
16世纪
-
玉
-
高6.7厘米 长15.8厘米 阔13.8厘米
玉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温润色泽与精巧雕工为世所珍。玉器用途多样,自古以来,多作礼器、工具、个人饰物、陪葬品,甚至是权力的标志。
此瑞兽形水丞由青玉雕成,带褐色斑。这瑞兽称为鼍龙,带龟甲,头似龙,有独角,卷耳,凸眼,火焰式眉毛,身及颈有鳞片,足有五爪。底部刻成旋涡状,波浪由中向外伸延,浪花自器底翻至兽甲。兽甲满布六角形纹,外饰云雷纹,中央骨脊外露。背部有圆形凹位,作贮水之用。 -
-
铜胎画珐琅开光花鸟纹葫芦瓶
-
清 乾隆(1736 – 1795)
-
珐琅(画珐琅)
-
高56.5厘米 腹径33厘米
珐琅彩料是在明代由欧洲传入中国,主要施于金属胎、玻璃胎和瓷胎上。清代画珐琅器多由欧洲经海路传入广州,当地人仿效烧制,制法是先在铜胎上涂施一层不透明珐琅釉,入窑烧后使表面平滑,然后绘上图案,再经焙烧而成。
此瓶为铜胎,葫芦形。瓶身呈瓜棱状。通体施珐琅彩,在满布斑点的黄釉地上绘葫芦蔓藤,代表瓜瓞连绵,寓意多子多孙;并配以白梅、绿叶、蝴蝶及草蜢等装饰。瓶腹两面有开光,内施天蓝地绘以花卉、小鸟及蝴蝶。此瓶体积大、颜色鲜艳,描绘细致,实为铜胎画珐琅器中之精品。 -
-
斗彩暗八仙纹笠式碗
-
清 乾隆(1736 – 1795)
-
陶瓷
-
「大清乾隆年制」 款
-
高5.4厘米 径20厘米
-
中国历史博物馆捐赠
清代乾隆年间,彩瓷制作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此斗彩八仙纹碗侈口、宽沿、折腰、高足,形如覆笠。内壁绘八仙的法器,即「暗八仙」纹,外壁饰四季折枝花卉。斗彩工艺是先以钴料勾画纹饰轮廓,或绘画局部图案,然后罩以透明釉,以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透明釉表面缀填多种低温彩料,入窑烧第二次而成。由于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互相辉映,争妍斗丽,故称「斗彩」。圈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八仙是道教传说人物,清代装饰常见采用,而「暗八仙」则只绘画八仙专用的器具,作为其独特记号。八仙器具包括﹕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剑、张果老的渔鼓、汉钟离的扇、何仙姑的荷花、韩湘子的箫、蓝采和的花篮及曹国舅的玉板。它与「八仙」图案一样带祝颂长寿之意。 -
-
牙雕鹅形鼻烟壶
-
清 乾隆(1736 – 1795)
-
象牙
-
「乾隆年制」款
-
高3厘米 长4.7厘米
早在16、17世纪,欧洲已很流行吸鼻烟,更常以鼻烟壶当礼物馈赠亲友。明代晚期,这股风气传入中国,至清代,吸食鼻烟成为朝廷上下的风尚。鼻烟壶便是用来盛载鼻烟的用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清代鼻烟壶用料多样,有金属、陶瓷、玉石、漆、玻璃、象牙、竹,无论在造型及物料方面,均能充分代表当时多元化的手工艺技巧。
这件鼻烟壶乃清宫内府御制,象牙质,器身作鹅形,通体以浅浮雕及刻划线条表现羽毛,鹅眼缀以黑色、额头镶有红石、喙部角质镶嵌,形态自然。腹部设盖,盖有暗锁,不熟知的人难以开启。内附原装壶匙。底部以染褐色象牙表现鹅的蹼足,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壶盖内刻有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乾隆皇帝对于象牙雕刻工艺品颇有偏爱。这件鼻烟壶构思巧妙,造型优美,刻工圆润,纹饰清晰,细部处理极为精致,充分表现18世纪象牙雕刻工艺的高度水平。 -
-
雕九龙纹犀角杯
-
清代(1644 – 1911)
-
犀角
-
高13.6厘米 长18厘米 阔12厘米
犀角在中国药物学上有清热、解毒的功用,并被认为可以有测试食物是否含毒的功能。犀角的形状由宽而窄,最适宜用作制造酒杯之用,所以现时所见的犀角器,以酒杯最多。
此杯由一褐色犀角雕成,侈口,敛足,底部和内方染成深褐色。杯身以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成九条四爪龙,在云间、岩石间翻腾、追逐火珠,并攀过口沿形成手把,又穿过外壁钻入杯内。
犀角杯上常见的「龙」多是螭龙,四足,身上没有鳞。至于真正带鳞的逐珠云龙则较少见。而此杯雕有九龙更属罕有,可能是宫中之物。 -
-
红套粉料山水人物长颈瓶
-
18世纪下半叶
-
玻璃
-
高28.6厘米 腹径13.8厘米
玻璃制作工艺在中国至少有2,500年历史。它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石英,加上铅、钡、钠、钙等元素组成,经高温煅烧融合,便结成玻璃状物质。
至清代,由于康熙皇帝钟爱玻璃工艺品,下旨在隶属于养心殿的造办处设立玻璃厂,并从山东博山和广州引进玻璃工匠至京城生产御用器物。同时,在山东博山的颜神镇、广州及苏州均出现民间生产中心。因此,清代玻璃制作发展蓬勃。
此瓶器身圆形,直身长颈。雪花粉白料的瓶身外面套上红料,然后施以浮雕。主体纹饰位于颈部和腹部,刻山水人物纹,颈部刻蕉叶纹一圈,肩部饰以莲瓣纹。刻工精细,纹饰安排巧妙,空间、构图两相呼应,充分反映18世纪玻璃制作水平和装饰风格。 -
-
点翠嵌宝石蝠蝶花卉钿子
-
清代(1644 – 1911)
-
点翠、珍珠、半宝石
-
长29厘米 阔16.5厘米
历代宫廷订立了严谨的服饰制度;上至皇帝,下至各级官员以及侍从等服饰,无论在质料、颜色与纹饰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而清代后妃在吉庆场合穿常服和吉服时,头上大都会戴上钿子作为装饰。
此钿子形似覆箕,平顶,配戴时前部比后半部高。以藤枝或铁丝制成内胎,再缠裹黑绒或缎条。骨架编成后,再在上面安排一组组「钿花」。这些钿花多是吉祥图案,先以金银累丝制成各式花卉、鸟兽、蝠鼠(带「福」之谐音)等轮廓,再镶以珍珠宝石和翠鸟羽毛。这种精巧的镶嵌技法,为清代流行的装饰风格。此钿子不单满布钿花,颈后边沿更垂有珍珠宝石贯串的流苏,显示它是穿吉服场合佩戴的。当穿戴者走起路时,各组钿花随之摇曳,婀娜多姿。 -
-
达摩
-
刘传(1916 – 2000)
-
20世纪中期
-
陶瓷
-
高47厘米
-
「湾溪刘传」款
石湾是广东重要民窑之一。石湾陶器主要包括日用器皿和艺术陶塑。当中尤以造型活泼生动,具有强烈民间色彩的陶塑最备受称誉。塑像多以民间故事、传说与戏剧小说人物为题。
此达摩取材自家传户晓的佛教故事。达摩在公元520年到中国,曾应梁武帝诏与他论佛法,最后因意见不同,达摩于是渡江而去,在少林寺中栖身。
此模印达摩像,底部盖有「湾溪刘传」四字篆文款,是20世纪著名石湾陶艺家刘传在1960年以前的作品。刘传被视为潘玉书以后使石湾陶艺发扬光大之陶塑家,他善于塑造传神的塑像。由此达摩灵活的姿态、传神的面目表情、流畅的衣褶、适当的人体比例等细腻表现,便可得知。除此以外,石湾塑像另一特点是釉彩鲜明,此像采用了清至民国石湾窑盛行一时的石榴红釉色,红釉流淌过衣折边沿处形成白色的「灯草边」,为其特色。鲜艳的釉色再配合达摩夸张的形象,相得益彰。 -
-
白料加彩螭龙缠枝花卉包袱瓶
-
清 乾隆(1736 – 1795)
-
玻璃
-
「乾隆年制」款
-
高18.5厘米
此玻璃樽仿如一个黄色包袱,樽颈饰以一个浮雕丝带系结,白色玻璃樽身饰以鲜艳夺目的珐琅料绘花纹。锦地上绘有牡丹、芙蓉、桃花与石榴花组成的图案,上面再画上十二条螭龙,分别在缠枝花丛间翻腾穿插,生动优美。
珐琅彩绘玻璃的工艺,始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 1696年,康熙下旨设立玻璃厂,玻璃厂在盛清不断扩大,为宫廷烧造大量玻璃制品及赏赐用品。至雍正(1723-1735)及乾隆期间,制品无论是品种、色彩、造型和装饰工艺方面也达至高峰。此件玻璃器反映乾隆时期繁缛华丽的装饰风格,纹饰细致繁密,做工极为精细,樽背的一朵花蕾中心更巧妙地绘画托出「乾隆年制」四字,设计匠心独运。 -
-
刺绣十二章纹龙袍
-
清 咸丰(1851 – 1861)
-
丝(刺绣)
-
高144厘米 阔204厘米
此明黄色龙袍缝有圆领、大襟、马蹄袖,龙袍前后幅各有一条「正龙」及二条「行龙」,左右两肩亦各绣一条「正龙」,加上绣在衣襟里的一条金龙,整件袍服合共绣有九条龙。无论从正面或后面看,袍服都共有五条龙,正寓意九五之尊的帝皇身份,是皇帝在一般仪典上穿着的服饰。
袍上的十二章纹,为帝皇袍服上独有的纹饰,象征皇帝的权力,蕴含至善至美的帝德。此袍服上的十二章纹分别有代表为:照耀万物的太阳;阴阳平衡的月亮;顺应天理的星辰;稳重的山形图案;应变自如的龙纹;文采华丽的华虫;忠孝、智勇的一对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宗彝」;洁净的藻;光明的团火;丰衣足食的粉米图案;判断果断的斧头图案「黼」;善恶分明的「黻」。十二章纹的意义自汉代(公元前206 - 公元220年)以来已有多种学说,但大体而言,是包含尊天、隆祖、明礼、尚义的涵意。 -
-
石湾窑刘海戏蟾
-
刘传(1916 – 2000)
-
20世纪初期
-
陶瓷
-
高29.4厘米
-
「湾溪刘传」款
-
胡锦超先生捐赠
此石湾窑作品以「刘海戏蟾」为题材,刘海坐在大石上,以金钱作饵,钓引在石缝间的蟾蜍。刘海造像神情生动传神,大石、蟾蜍、衣褶等不同物料纹理表达清楚细致,作品后方有「湾溪刘传」印款,是著名近代石湾名匠刘传(1916 – 2000)的后期作品。
刘海本名刘海蟾,民间传说提及他前半生贪图享乐,后来看破世俗成仙,常与三足蟾蜍作伴,爱在市集以撒金钱作幻术,劝勉世人尽早摆脱对钱财的欲望。 「刘海蟾戏钱」经民间辗转相传,就成了「刘海戏蟾」的故事。
「刘海戏蟾」的故事广受世人所喜爱,刘海和蟾蜍被描绘成广撒金钱的福神,常见于中国年画、玉器、竹木、牙雕,以至陶塑等艺术表现上。 -
-
绿釉陶烤蝉炉
-
汉代(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
-
陶瓷
-
高10.4厘米 长24厘米 阔15.8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炉是汉代的陪葬品,四壁向内斜,底部有纵横的透气孔,外壁上有走兽和三角几何纹的装饰,炉底四足以动物作为装饰,大家看到四只熊托起烤炉的形态吗?炉上的烤架放着两排蝉,每排四只,反映汉代人民有吃蝉的习惯。
汉代流行厚葬,人们对这类冥器有大量的需求。蝉在古代被认为具有令死者转世再生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流传至今的陶制陪葬品,如屋宇、谷仓、侍从、陶俑、用具和各种生活模型中,看到2,000多年前汉代人事死如生的思想和风俗。
汉代墓葬器物多用低温铅釉烧制。这个炉便用了绿釉,颜色鲜艳。绿色的釉面微微泛起银光,是由于含铅量较高的釉受到长期侵蚀所致。这种铅釉含有铅毒,所以烧制出来的釉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只能作陪葬品。 -
-
浅刻寿星臂搁
-
清 乾隆 (1736 – 1795)
-
竹
-
高22.5厘米 阔4.4厘米
-
叶义医生捐赠
此臂搁是由清代李鱓、黄慎与潘西凤三家合作而成。李鱓与黄慎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江苏扬州画坛的一群革新派画家,有「扬州八怪」的称号。此臂搁上方的诗文由李鱓所题。臂搁下半部为浅刻寿星,为黄慎所绘。此作品最后由潘西凤镌刻而成,臂搁右下角刻有「西凤」圆印。
此臂搁寿星的面相与须眉等刻划细致入微,形神俱备,而衣纹与题诗等部分又什能体现黄慎绘衣折与李鱓书法的神彩与骨力。潘西凤刻工之精湛,使他成为濮澄之后,金陵派最为著名的竹刻家。 -
-
吉州窑黑釉贴剪纸四凤纹碗
-
南宋(1127 – 1279)
-
陶瓷
-
高6.5厘米 口径16厘米
-
郭修圃伉俪捐赠
此碗外施玳瑁釉,内施黑褐色底釉加黄褐色窑变釉。碗中剪贴四飞凤纹于碗边,一朵梅花纹置于碗中心。
这种贴剪纸花纹碗是江西吉州窑的典型器物。窑匠善于运用两种不同釉料创造出窑变及剪纸装饰,成为吉州窑器的特色。剪纸装饰的做法是在上了底釉的器物上贴上剪纸花纹,然后再上一层较浅色的釉,便能造出利落的剪纸装饰图案及窑变釉的效果。这种技法被称为「剪纸漏花」,是吉州窑窑匠首创的特色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