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
中国书画
香港艺术馆中国书画的收藏主要集中于广东书画以及近代中国绘画,最早建藏可溯源至1964年,至今所收藏的书画作品逾5, 400帧。除不断的购藏外,亦有赖多位收藏家慷慨的捐赠,如黄般若先生及何子忠先生捐赠的广东绘画、刘少旅先生捐赠的「太乙楼藏中国近代书画」、范甲先生捐赠的20世纪书画家作品,以及张钰女士捐赠的新文人画等,使藏品日益丰富及更具历史、艺术价值。
中国书画藏品主要分为四部份:(一)广东绘画、(二)广东书法、(三)岭南画派、(四)近代中国绘画。而中国书画厅则定期展出较具代表性书画名迹,藉以反映广东书画和近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和诸家艺术成就。
广东书家人才辈出,广东书法藏品包括陈献章、邝露、宋湘、罗叔重、何绍基、简经纶等,展现了明代中期至20世纪广东书法的发展。绘画方面,广东画家刻意求变,馆藏画迹包括张穆、黎简、苏仁山、苏六朋等,他们独特的风格与表现手法影响深远,一直延展至20世纪。
岭南画派在中国近代书画的发展历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其渊源可追溯至清代中期寓居广东的江苏画家宋光宝及孟觐乙;以及「隔山派」的居巢、居廉;中心人物高剑父、高奇峰及陈树人力倡「新国画运动」,他们引西润中的理论和实践,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回响。反映该派的发展历史以及艺术渊源。
20世纪的中国画在西潮冲击下,画家为了突破传统,或是引西润中,或是借古开今,形成了画坛百花齐放的局面。近代中国画藏品中包括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吴冠中、聂鸥、张羽等,借着不同的风格,展现出近代中国画的建立和发展。
-
树下骏马图
-
张穆 (1607-1683)
-
1672
-
水墨纸本立轴
-
118 x 43厘米
张穆所画的马匹不单在广东一地享负盛名,甚至在中国画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他极好眷养马匹,故此他能透过日夕观察马匹的生活型态去捕捉其神韵。 《树下骏马图》采用竖立式的构图,以细微刚劲的线条准确地表现马匹的轮廓,并以淡墨浑染马身的斑纹和勾出马的肋骨结构,形体结实。他所画的马匹沿袭了唐代韩干、北宋李公麟等画马名家传统,倾向于借助线条的表现力与及细微而准确描绘。 -
-
秋原策杖图
-
高俨 (约1616 – 1687)
-
无纪年
-
水墨设色绫本立轴
-
182 x 46厘米
广东画家高俨是明朝遗民,他经历清朝入主中原,覆灭明廷,却拼发出坚执的操节,仍忠心于旧朝代,宁选择退隐而不侍奉新政权。这幅《秋原策杖图》展现出高氏的情怀,画家以疏秀的用笔,绘写落木萧萧的秋景,前景绘一位高士,徘徊林间,极目远眺。其意趣与屈大均诗《题高生画》的情景,不谋而合,点出了高氏承传元、明两代吴中地区的书画宗师─倪瓒和沈周的艺术特色。元代的倪瓒,生活于异族统治下,不愿为官,浪迹江湖,以画为生。明代的沈周亦以隐士为业,以诗文书画名世,下开吴门画派。而遗民画家对倪瓒风格的追慕,更超越了艺术审美的好尚,别有一种作为安身立命和心理投射的需要。作为明遗民,高俨亦以隐而不仕为志。因此,他以倪瓒式的疏树作前景,孤士徘徊林下,秋山之中隐约萧寺;而朴质的用笔,有力的点苔,却又是一派沈周风范。画中的秋景是否能教人豁然开朗,还是萧瑟孤寂,全仗画家与他的观者之间的共鸣,若高俨以此作寄喻心迹,而当时的受画者同抱河山故国之情,所产生的感通共鸣便愈加强烈。 -
-
秋山图
-
汪后来 (1678 – 1747后)
-
1740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93 x 92厘米
清初广东画坛人物,首推汪后来。他文武双全,早年任武职,剿贼平寇;亦曾倡办汾江诗社,远近名士纷至沓来。晚年后闭门读书、纵游山水。汪氏的出处进退,正体现出时代与文人心态的改变。汪后来写成这幅《秋山图》的时候,为乾隆五年(1740),已步入盛清之世。汪氏清简淡远的笔墨和画中石岩高耸的山峰,隐隐有新安画派渐江的影子。汪氏祖籍安徽歙县,正是与渐江同乡;与安徽有深厚地缘关系。且他更曾因「欲揽武夷之胜」而入福建。渐江亦曾于福建待过一段时间,当留下不少画迹,种种因缘均说明汪氏师法渐江的可能性。本来渐江以倪瓒的笔意寄托遗民之思,然于汪氏而言,他师法新安派,上溯倪瓒,却是出于个人经历、对笔墨道统的承传和审美意趣的追求。 -
-
山水
-
黎简 (1747 – 1799)
-
1794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95 x 84厘米
黎简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画家,他受到传统书香世代的文化薰陶,因而使他无论在诗、书、画、印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可谓多才多艺。他在绘画上主要受到石涛及倪瓒的影响,并加以融和,由此而开拓了广东画坛的新风气。这件作品是黎简寓居广州时病后所作,显示他在掌握造型方面的多变。前景置以一组不同种类的树木,中景仍以相当的细节描绘平坡及屋舍,而远景山峦点苔朴茂,反映石涛遗意,山旁并充满云气。整幅作品层次清晰而丰富,意态甚为舒放广阔。 -
-
苏武牧羊
-
苏六朋 (1791 – 约1862)
-
1832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234 x 120厘米
苏六朋与另一位晚清广东画家苏仁山齐名,人称「二苏」。他的主要成就在人物画方面,以描绘平民生活的作品为多,亦最具感染力。此外也包括历史人物和故事等题材。这幅《苏武牧羊》便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苏武是西汉时人,他被汉武帝遣使匈奴,却被匈奴掳扣达19年之久,但他一直不屈,显示他对汉朝忠心。这幅巨构以粗笔勾划,用笔挺劲,是苏六朋的典型风格之一。全图虽以历史故事为题材,但人物面相特征殊异,应以现实人物为基础,使其少了一份古意,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 -
-
白雪征途图
-
苏仁山 (1814 – 约1850)
-
无纪年
-
水墨纸本立轴
-
125 x 60厘米
苏仁山虽被后世美术史家评为广东画坛「旷代的伟大天才」,然而他在世的时候,却由于他的孤介不群而不被认同,这也造就了他特立独行和豪放的艺术性格。虽然如此,他的学画过程却从谨细一路开始。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接触真迹,故从当时流行的木刻画谱入手,属于自学的画家,其作品也极具个性。除了这类细密的画风外,由于他那狂放的个性,也形成了粗笔写意的山水。此幅《白雪征途图》即属细密一路,全画以线条勾划,用笔细碎,并且完全不施渲染,其与木刻的关系一目了然。 -
-
行、草书册
-
粤遗民十家册
-
无纪年
-
水墨纸本十开册(选页)
-
各约18.5 x 13.5厘米
本册所集合的各家皆为明末清初广东地区的遗民。所谓「遗民」,是指处于国祚交替期间,仍忠心于旧朝代而不愿侍奉新政权的文人学士,他们大都宁愿选择隐逸或出家。见于本册的名家如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王隼、张穆等人,皆为名重一时之文人,他们或于诗坛名世,或于书画方面显露其才具,如屈、梁、陈三人便并称为晚明广东诗坛三大家。由于其高风亮节,故他们的墨迹亦为人所重,并且合为一册,以突显他们的气节。从此册所见,反映晚明书法作品多为行草,这种风气亦披及广东一地。 -
-
行书李白桃李园序
-
宋湘(1756 – 1826)
-
无纪年
-
水墨纸本立轴
-
176.8 x 87厘米
广东书法家追求个性敢于创新的传统,启导于明代中期陈献章,他既创造了茅龙笔,亦建立起独特的书风。清初广东书法名家宋湘,承此遗风,他擅以竹叶、蔗渣代笔,书法豪迈不凡。他的行书集李北海、米芾的特色。此作写李白的名作《桃李园序》,笔力纵横、动感明快,虽未必是蔗渣、竹叶笔所书,但起伏变化,顿错轻重的结体,快疾劲利的运笔,同样体现其豪迈的个性。 -
-
行书四屏
-
何绍基(1799 – 1873)
-
无纪年
-
水墨纸本四屏
-
各167 x 47厘米
晚清时期,由于大量碑版石刻的出土,构成碑学的兴盛,故造就了书法史上所谓「碑派」的形成,替书坛注入了雄浑的风尚。何绍基吸取了金石碑刻中跌宕圆润的意态;除此之外,他又融会了颜真卿书法里沉雄磅礡的气势,形成他那既具跌宕欹侧,又含遒劲丰腴的书法韵致。清代徐珂评其行书「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会其妙也。」于此可见他的书法具集大成的气魄。 -
-
仿石刻隶书咏桃花诗
-
罗叔重(1898 – 1969)
-
1965
-
水墨纸本四屏
-
各130 x 30厘米
罗叔重晚年曾寓居香港,他各体书法皆精,其隶书乃源自北朝碑刻。碑派的风格,除何绍基那样取其跌宕圆润的意态之外,亦有如罗叔重所展现稳重严谨的法度。罗氏最为人称道的,乃其所创「黑老虎」书法,即把原本由毛笔书写的地方留空,改于白地填墨,留白的地方便成为文字。这是有意仿照石刻拓本的形式。这种刚好与传统书写方式相反的空间概念,要求书写者更高的运笔技巧,在平涂之余,还须兼顾留白位之笔气连贯性。这种对碑体别具一格的演绎方式,可被视作绘图式的书法。 -
-
百花图卷
-
居廉(1828 – 1904)
-
1875
-
水墨设色绢本手卷(选段)
-
36.5 x 617厘米
居廉字古泉,为居巢堂弟,从居巢习画。此帧《百花图卷》为居氏传世最精画迹之一。此画构图丰富,各式各样的折枝花卉穿插交错其中,构成一幅长达六米的花卉图卷。居氏以极细腻的笔触,施以明丽的色彩,捕捉了花卉的千姿百态,他对造化细微的观察可见一斑。宋代院体花鸟画风格经过陈淳,及至居廉再进一步,发展出「撞水」、「撞粉」的特别技巧。他以水及色彩施于湿纸,使层次和色调倍加丰富,利用传统「没骨法」的绘画技巧,设色部份沿边累积,形成线条轮廓,缔造出「双钩」的艺术效果。 -
-
五层楼
-
高剑父(1879 – 1951)
-
1926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80 x 42厘米
高剑父名仑,字爵廷,广东番禺人,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早年拜居廉门下学画。曾留学日本,画风受东洋大师竹内栖凤影响。画中名胜为广州的越秀楼,俗称「五层楼」,原为城墙上的一座高楼,建于明代。六百多年来它曾历经多次毁坏,高氏于1926年绘此画时,「五层楼」只剩一片颓垣败瓦。此画用笔粗犷有力,山石树木的描绘方法完全脱离传统的勾、皴、点、斫。大量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夕照黄昏,凄迷荒凉的气氛,自题「万劫危楼,只剩得蔓草荒烟,淡雅残照」,表达出画家那一份无限感慨的情怀。 -
-
棠梨双鸡
-
高奇峰 (1889 – 1933)
-
无纪年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39 x 65厘米
高奇峰,广东番禺人。少时随其兄高剑父学画,1907年赴日本,师事画家田中赖璋,为「岭南三杰」之一。这幅作品是高奇峰的精作之一。画中描写了双鸡栖息于棠梨树下避雨的和平境况。随风飘下的棠梨花瓣、经晕染处理的画面,以及双目微开的雄鸡,创造了一个空朦、浪漫和诗意的画面。这幅作品用笔细致,渲染一丝不苟,物象富于立体感和生动气息。画家捕捉了大自然一瞬即逝的景象。他成功地融合西洋的画法、东洋的情韵以及国画的诗情画意,进而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 -
-
芭蕉树
-
陈树人(1884 – 1948)
-
1936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75 x 94.8厘米
陈树人本名韶,号得安老人、二山山樵等,广东番禺人。少时从居廉习画,曾留学日本,是「岭南三杰」之一。芭蕉树向为中国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因其阔大的蕉叶颇能表现笔情墨趣。此帧芭蕉树有别于传统的作品,中立式的构图,加入西方的透视原理,以色彩直绘纸上。色彩温文雅淡,蕉树虽经过画家艺术性的简化,但仍不失其精确的结构。图中一只细小的麻雀栖身芭蕉树上,与阔笔绘画的蕉树成一对比。陈树人自然素逸、不事雕琢的画风,成为「岭南三杰」中最具文人气息的一员。 -
-
湖山爽气图卷
-
黄宾虹(1865 – 1955)
-
1951
-
水墨设色纸本手卷(选段)
-
30.6 x 300厘米
-
香港艺术馆之友捐赠
黄宾虹本名质,字朴存、予向,中年更字宾虹。安徽歙县人,自幼酷爱绘事。本卷《湖山爽气图卷》绘于1951年,时年88岁,该年黄氏所患的眼疾日趋严重,所画山水全凭心眼而作,因此用笔用墨更黑、重、厚、密。这幅作品远能观其气势,近可看其笔墨。画面上山川的浓重墨色与天空水流的空明成一强烈对比。用笔苍莽富动势,纯粹的笔墨表现,有如西方的抽象表现艺术。用墨淋漓、厚重而不滞,点线的交织,水墨的交融,令层次更见丰富。黄氏在传统的积墨法、宿墨法上另开蹊径。点点的石绿和宿墨点加在墨渍的山坳上,恍如黑夜明星,令观者体验石涛所谓「黑墨团中天地宽」的艺术境界。 -
-
村居图册
-
聂鸥(1948 – )
-
无纪年
-
水墨设色纸本十四开册页(选页)
-
各22.5 x 32.5厘米
聂鸥辽宁沈阳人,曾随李可染、叶浅予及李苦禅学习写意人物画。聂氏擅水墨画、油画及连环画。文革时曾被迫离开京华,在山西农村的穷乡僻壤生活了一段时间。农村简朴、写意的生活为她带来不少的回忆,因此她的题材亦以农家生活为主。这卷《村居图》描写她眷念的农村生活,构图疏密有致,画面背景空白,令主题更加突出。主题造型夸张、稚拙,反映出画家童心未泯的个性。用笔多干皴而少勾勒,虽是没有起止之迹,却是笔笔送到。整体表现出一种反朴归真、循乎自然的艺术特质。 -
-
灵光第四十九号.漂浮的残圆
-
张羽(1959 – )
-
1996
-
水墨纸本直幅
-
178 x 96厘米
张羽生于天津,198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张羽着意利用中国水墨、宣纸媒界进行反映当代艺术理念的实验性创作。他对水性、墨性和纸性的重新阐释表现出对传统笔墨技巧的反思,试图为水墨艺术开拓一个新的前景。他所创造的新水墨图式,就是尝试打破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模式。他运用单纯的破方和残圆图形创作了灵光系列,并一直在不断向前延伸。在灵光系列中,他不单借水墨媒界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时亦透过重整对现实世界的破碎体验,从而表现出他对人类终极的关怀。 -
-
秋色
-
林风眠(1900 – 1991)
-
1977 – 1978
-
水墨设色纸本斗方
-
67.5 x 68厘米
1900出生的林风眠是20世纪的同龄人,1919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1926年回国后即任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1928年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 。战时僻居重庆,战后独居上海,刻苦创作;文革当中,饱尝四年冤狱,画作尽毁;晚年静居香港,奋其余生,埋首创作。林风眠的一生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史写下丰盛的一章,并薪传了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众巨匠,无愧为一代宗 师。
林风眠开拓了以方形画幅作风景画的新风气,有别于传统山水画的卷轴形式。他尤其喜爱表现逆光的风景。这画中,他先以墨色打底,上面点上红叶、黄叶,又在山的周边加上彩蓝、深紫,制造出逆光的景象。他借这种手法,探索和改良中国画中色与光的关系,将中西绘画结合。这类秋景的题材主要来自画家在1953年秋天的苏州天平山之行,此行之后他曾跟学生说要创作「新风景」。自此,林风眠便越来越爱画秋景。
这幅居港之后创作的《秋色》,使用了最能反映画家的构图特色的方形画幅,并以透视手法展现农舍秋林;但他在50至70年代时那种谨慎细致的画法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是一片自由奔放的色彩天地。 -
-
午觉册
-
丁衍庸(1902 – 1978)
-
1977
-
水墨设色纸本双面十六对开册页(选页5、7、9、12)
-
各40 x 60.7厘米
-
黄易先生捐赠
1920年丁衍庸从广东远赴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画,并醉心于马谛斯及「野兽派」的画风。归国后积极从事创作及美术教育。 1949年来港,于1956年参与筹办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即后来的中文大学艺术系),并任教至1978年逝世。丁氏的艺术领域,由油画到水墨画,继至书法、篆刻,最终兼容其髓,成就跨越东西的独特风格,更被誉为「东方马谛斯」及「现代八大」,为20世纪中国艺术添一新章。
这本册页的首八页是一气呵成的作品,亦是一次丁氏午睡后授课示范予学生的神来之笔。册页上画了不同种类的花鸟鱼虫,构图简洁,多处留白,虫鸟造形形神兼备,笔墨具有金石味。所画的青蛙、虾、蟹及小鸡造形活泼稚拙,墨色渗化多变,以齐白石富有金石味的用笔入画。而游鱼、睡鹰的造形性格鲜明,令人想起八大山人的作品。其中的鼠瓜图更是接近一笔画成,线条迅速干净俐落,是丁氏自创且独爱的画法。这本册页画满丁氏向来爱画的虫鸟,瞬间完成,看来是游戏之作,却从丁氏纯熟的笔墨技巧,出神入化的构图中,尽显大师风范。 -
-
合欢山
-
张大千(1899 – 1983)
-
1970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73.3 x 92.7厘米
张大千,原名张爰。他曾入寺削发静修,得法号为大千。 1941至1943年间,赴敦煌临摹壁画。 1949年到香港,其后移居巴西、美国等地,最后在台湾渡过晚年。他是中国20世纪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才华卓越,学问、识见都高人一等,因此他的艺术造诣能够贯通古今。他的作品,不论是临古、仿古的画作,或是媲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而又别具东方情调的泼墨泼彩作品,都展示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张大千的画风多变,早年专注传统笔墨,尤精于清代石涛的笔法。后来画风一变,以青绿水墨作大泼墨泼彩,发挥水墨淋漓尽致的效果。这一幅《合欢山》是张大千晚年的作品,画的是台湾的合欢山。画家先在画纸上泼上大片墨块,构成画的主体,再因应布局加上山石的肌理和树木,使抽象与具象的元素,在浑化的水墨中融合起来。张大千曾说,他的「泼墨方法,是脱胎于中国的古法。」然而,他透过传统而创出的新风格,实际上,已把中国绘画融接上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当中。 -
-
红香炉峰
-
黄般若(1901 – 1968)
-
1958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27.8 x 66.8厘米
黄般若出生于广东东莞,成长于广州,然而他的大半生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 1949年居港至1968年身故,其间积极参与本地的文艺活动。 50年代初,他开始参加「庸社行友」的远足,每周往港九、新界、离岛远足。他留下的许多写生画稿及画作,反映了这位「旅行画家」独特本色,更使他成为专以中国画法绘画本地风光的先驱者。
太平山向来被视为香港的标志。这山昔日又称「红香炉峰」,简称「炉峰」,英国人命名为「维多利亚山」。由山顶北面沿卢吉道环山而行,俯瞰维港,可东望鲤鱼门,西眺青洲。由南面走下可步行至薄扶林水塘;或经姜花涧至香港仔水塘。这幅画于1958年的《红香炉峰》便是将卢吉道西陲,从沿山栈道远眺青洲灯塔的景色,以青绿山水的画法表现出来,是艺术家以实景融入古法的创作尝试。 -
-
乌贼
-
高剑父(1879 – 1951)
-
无纪年
-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
135.8 x 69.1厘米
高剑父,原名名仑,广东番禺人,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早年拜居廉门下学画。曾留学日本,画风受东洋大师竹内栖凤影响。
高剑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水墨技法,把一群乌贼在水中喷墨游走的一刻,化成一幅题材新颖、构图奇特的佳作。此画的构图,乍看来好像是一幅以龙为题材的传统绘画─天空中出现一团黑云,在云雾中仿佛见到龙头、须角和指爪。这回,画家在画中渲染了大片水墨,然后在墨团的一角巧妙地画上若隐若现的几条乌贼触须,整幅画立刻生动传神起来。画家实际描绘的部分不多,却能抓住重点,把乌贼的最大特色和最生动有趣的部分描绘出来。此题材新颖的画作体现了岭南画派「任何事物皆可入画」的国画革新理念和精神。 -
-
暖春
-
马小娟 (1955 – )
-
无纪年
-
水墨设色纸本斗方
-
66 x 65厘米
-
张钰女士捐赠
女画家马小娟生长在景色秀丽的江南。她的作品经常是清一色江南水乡的景貌和水乡妇女的形象。画中的采桑姑娘,在勤劳工作之后,正悠闲地歇息。画家采用了兼工带写的笔墨,施以淡淡色彩,使画中那秀丽而带点稚气的妇女们,仿如置身在舒缓、朦胧又充满人情味的梦境中。马小娟笔下的女性柔美雅致,并没有娇柔造作的风情,相反带有一份淡淡莫名惆怅的情调。一坐一卧的妇女造形虽然表现出田园朴实的风味,但她们方方正正和不合比例的变形造形,再加上衣衫皱褶的几何分割线,配置起来却使画面富有现代感,这反映画家受到西方立体派与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
-
风雨漏晴
-
潘和 (1873 – 1929)
-
1923
-
水墨纸本立轴
-
93.7 x 42.5厘米
-
黄般若先生捐赠
潘和,又名潘致中,是广东南海西樵人。他是「癸亥合作社」的发起人之一,亦是「国画研究会」的核心人物。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酷爱清代画家王时敏的山水画,后广涉宋元名画,亦钻研石涛的笔法。此外,他亦曾学习西洋写生素描技法。他在教学中,中西画法并用,充分反映「国画研究会」成员绝非墨守成规的革新创作理念。
这幅《风雨漏晴》作于1923年,这一年,潘和与其他画友成立「癸亥合作社」,为近代广东绘画发展的里程碑。自晚清以来,传统国画被批评为落后保守,潘和等人便希望团结画家,各展所能,振兴传统绘画。这幅水墨山水的构图,反映了潘和承袭了沿自四王的传统根基;而水墨氤氲,用粗笔皴法写成的山石,以及有力的点苔,却体现了石涛的笔法。由此可见,潘氏深得传统笔法,并能灵活运用。 -
-
孺子牛
-
李可染 (1907 – 1989)
-
1980
-
水墨设色纸本手卷(选段)
-
31.5 x 1750厘米
-
太乙楼藏书画
李可染,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入读国立西湖艺术院习素描及油画。曾跟齐白石和黄宾虹学画。他虽然是公认的传统国画大师,但他开创中西融和的艺术风格,却是受西方艺术所启发。李可染从17世纪荷兰画家林布兰和19世纪印象派的作品中,获得了运用光影的启示,他常以大片的墨色交织成厚重的山峦,而两山之间,往往有一线留白的轮廓,造成有如摄影的逆光效果。把光影的作用融入中国绘画,成为李可染山水的标记。除了山水之外,李可染亦醉心于画牛,画中的牛用淡墨写成,明暗对比在牛背上造成的高光效果,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