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游移于仕隐之间,或受命朝廷,或遁隐山林,或享出世之名,或行入世之实,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道路。是次展览精选虚白斋藏品,从生涯规划出发,呈现仕隐文人、朝野画家、儒佛名士的传世墨迹,就其人生轨迹和个人际遇,阐述这些「古文青」朝野有别的书画风格,并探讨贰臣与遗民群体于易代之世的去就抉择和历史处境,如何影响他们的艺术追求。
唐岱(1673 – 1754) 秋山不老图
1733
水墨设色绢本手卷(选段) 43 x 323 厘米 虚白斋藏品
禹之鼎(1647 – 1713 后) 花果草虫图
无纪年
水墨设色纸本手卷(选段) 22.5 x 1004.5厘米 虚白斋藏品
王原祁(1642 – 1715) 寒岫溪亭图
1712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85.8 x 51.2厘米 虚白斋藏品
康有为(1858 – 1927) 行书五言联
水墨纸本立轴一对 各144.7 x 38.8厘米 虚白斋藏品
文征明(1470 – 1559) 落花酬唱图;小楷落花诗
无纪年(画);1504(书)
水墨设色纸本手卷(选段) 22.5 x 67.8厘米(画) 22.4 x 251.2厘米(书) 虚白斋藏品
程正揆(1604 – 1676) 危峰寒瀑图
1663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101.8 x 51.8厘米 虚白斋藏品
萧云从(1596 – 1673) 嘉树林屋图
1657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223 x 92厘米 虚白斋藏品
石涛(1642 – 1707) 翠蛟峰观泉图
水墨纸本立轴 114.5 x 38厘米 虚白斋藏品
弘仁(1610 – 1664) 山水图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187 x 78厘米 虚白斋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