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馆希望透过协作形式,与客席策展人共同探究和谱写更丰富的香港艺术史。
这个研究计划探讨了八、九十年代香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捩点,重塑该年代在香港形成的当代艺术创作新潮。计划以策展人的经历与体验,聚焦八组当年青年艺术家具代表性的作品及艺术空间,在装置艺术、新媒体、摄影、及空间上力求突破的探索,并利用相关文献数据,呈现当日香港艺坛的转变及新艺术创作形式的兴起。
参与计划的艺术家包括蔡仞姿、Para/Site(李志芳、梁志和、梁美萍、文晶莹、曾德平、黄志恒,以及第二代成员梁宝山)、冯美华、鲍蔼伦、陈育强、《女那禾多》(李家升、黄楚乔、刘清平、李志芳、黄启裕)的创始成员、冯汉纪与祈大卫。
01 展览简介
研究相关艺术家/团体
蔡仞姿 | 蔡仞姿为推动80年代的香港新美学先驱,1985年香港艺术中心为她举行本地首个装置艺术展览「空间内外」,其中作品《山中拾掇》,率先透过这组互动实验作品让香港艺术与世界前卫艺术潮流接轨。是次展览蔡氏重新演绎当年的作品,以敏感细腻的触觉,诗意地回应时代的变化。作品更名为《残阳如血,蝶梦如烟》,高低起伏的薄纱印有艺术家的回忆片段,另有素淡的乐曲。观众在穿梭间隐见掩映其中的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反映着景观、观众及艺术家的回忆,赋予空间具时代性的体验与思考。 |
Para/Site艺术空间 | Para/Site艺术空间(于2012年易名为Para Site艺术空间,下文称Para/Site)于1996年成立,为本地艺术家主导另类艺术空间的先躯,致力为艺术家提供实验创作和展示的场地。1998年创始人李志芳、梁志和、梁美萍、文晶莹、曾德平、黄志恒与第二代成员梁宝山进行场域特定项目「咖啡店」,把空间改造成临时咖啡店,展示他们的实验性作品,并于开幕上表演。他们在这次展览中模拟当年咖啡店的痕迹,让观众能像以往一样,与空间及作品进行互动,展现着Para/Site 一直代表的香港实验与开放精神,亦为它加添一丝恍如隔世的戏剧感。 |
冯美华 | 冯美华是香港媒体与录像艺术的重要奠基者。是次展览同时展出1989与2016年版的作品《她说为何是我》。1989版以电影方式讲述一位女性蒙着双眼从乡郊庙宇到繁华闹市探索香港,并穿插历史片段,回应探索自身与女性对文化及身份的问题。2016年,冯氏以装置与录像形式重现作品,自己直接演绎一角。2021年的版本则展出两台背对的屏幕,同时播放1989与2016年两个版本,并置于一个直立纪念碑式台座上不断自转,观众需要跟随转动观看。作品的三个版本宣示了冯氏在三个时期如何响应当下社会的意识形态,并置展示的形式更能代表她坚持身体力行,以各种实验探索和创立艺文空间成就本地创作的文化生态。 |
鲍蔼伦 | 鲍蔼伦是香港80年代少数融合新科技与艺术创作的开创者。1986年她与黄志辉、冯美华及毛文羽共同创办录映太奇,于1996年获当时刚成立的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为本地最早的录像媒体艺术家组织及媒体艺术文献库。是次展出鲍氏的代表作品《循环影院》是2001年「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首个香港馆的参展作品,印证着她致力推广媒体和录像艺术,在香港艺术发展占据重要席位。其后,鲍氏创办「微波录像节」(现称「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成为国际与本地当代艺术对话的重要平台,大大推动了香港新媒体的当代艺术创作。 |
陈育强 | 80年代陈育强从美国学成归来,为香港艺坛带来其「陈式Domestic Aesthetics」(「家事」美学),融和混合媒介和概念艺术的创作方法,并应用在艺术教育的实践。陈氏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多年,桃李满门,对当代香港艺术形式及创作概念的发展深具影响。是次展览重现他于1996年澳洲「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展出的混合媒体装置《垂直的麦田》,组合本来互不相关的现成物,「砌」出港式空间感,并以软和硬的线性物料构成带有危险感的重力关系,表达对荒诞现实的无奈与调侃。时移世易,尽管陈氏尽力还原作品的外观,所用的却是属于现今的物品,物是人非自是不言而喻,延续着交错时空的文化语境。 |
女那禾多 | 《女那禾多》(又称《娜移》)摄影别册于1992年首刊至1998年,随《摄影画报》一同发行。刊物由李家升、黄楚乔、刘清平、李志芳及黄启裕合编,主要展示本地的当代摄影作品,编辑工作犹如纸上实验影像的跨界展览,是当年文化出版的崭新尝试。1997至1999年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建立了女那禾多当代摄影中心(NuNaHeDuo Centre of Photography,NCP),与「限量影像计划」(OP Print Program)积极推动香港国际当代摄影的发展。是次重现NCP的空间面貌及五位成员的创作,将当时前沿的影像作品以及新影像风景呈现于观众眼前。 |
冯汉纪 | 冯汉纪在香港当代影像发展历程中分别以摄影师、教育工作者、艺术家、策展人等不同身份,担当不同领域的重要角色。他前卫开放的艺术创作与教学理念展现他永不停止的开拓精神,他的作品专注探索影像的新形式与延伸。是次展览展出他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内地的香港摄影师所拍摄的黑白作品《深圳》(1982),以及他在世界各国分别拍摄的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东西对幅》(1986-89/2013),以及三维数码影像作品《蝴蝶梦系列》(1998-2000)。作品以同年代款式的苹果计算机展示不同时期的影像语言,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历史,以摄影与数码影像两种改变人类认知的媒介技术,浓缩了香港当代影像发展的历史。 |
祈大卫 | 祈大卫是香港大学艺术学系的名誉教授,于1986年至2017年期间在该系任教。他是一位艺术史学家和视觉艺术家。作为艺术史学家,他曾撰写18世纪至今美国、欧洲和中国艺术的研究,个人著作包括:《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2001);《Water and Art》(2010)和《China—Art—Modernity》(2019)。作为艺术家,他专注摄影、版画和录像创作。过去30年,其作品常在各大展览展出,包括数次香港的博物馆个展和一次英国的大型个展。他曾出版两本关于香港的摄影集:《Reclaimed Land: Hong Kong in Transition》(2002)和《Hong Kong × 24 × 365: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2007)。近年,他积极跨界与行为艺术家郭孟浩、作曲家陈庆恩和邓慧中,以及小说家许素细等不同创作人合作。 |
02 艺术家访谈影片
蔡仞姿(27分钟37秒) | 观看 |
Para/Site艺术空间(46分钟2秒) | 观看 |
冯美华(19分钟39秒) | 观看 |
鲍蔼伦(20分钟40秒) | 观看 |
陈育强(14分钟1秒) | 观看 |
女那禾多(40分钟29秒) | 观看 |
冯汉纪(18分钟21秒) | 观看 |
03 「再想象香港艺术共同体」文献系列/卢燕珊
档案片段A(38分钟57秒) 再现实验自身 — 既私人也公共 |
观看 |
档案片段B(43分钟17秒) 世纪末波希米亚牧民 — 我城之游离浪荡 |
观看 |
档案片段C(37分钟35秒) 全球落地 — 谜因美学与身份异种 |
观看 |
参考资料 | 检视 |
04 时空对谈:「多元视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艺术新象」艺术讲座系列(粤语)
讲座 1(46分钟29秒) 香港另类艺术空间的发展:Para/Site vs 1983 |
观看 |
讲座 2(58分钟34秒) 从录像艺术至新媒体艺术 |
观看 |
讲座 3(1小时47秒) 从摄影至影像艺术的新演绎 |
观看 |
讲座 4(53分钟49秒) 九十年代的艺术学习,兼谈「陈式美学」 |
观看 |
讲座 5(55分钟8秒) 又,物聚:蔡仞姿的概念艺术与空间换置 |
观看 |
讲座 6(55分钟24秒) 再想象香港艺术共同体:八、九十年代香港艺术研究阶段性分享 |
观看 |
05 研究计划结集
您亦可透过预约查看有关研究计划的影片及文本,详情请参阅「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