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外销艺术

香港艺术馆最早的藏品包括了一批珍贵的外销艺术,也就是一些反映旧日民生、风俗、地方风貌的画作。早在艺术馆成立之前,商人遮打爵士和何东爵士,先后将其私人珍藏捐赠给香港政府,当中大部分是描绘18、19世纪珠江三角洲及中国沿岸商埠的绘画,亦有照片及地图。其后政府又收购了塞耶及罗氏的藏画。 1962年香港艺术馆前身——大会堂美术博物馆成立,接收并负责管理这几批画作。艺术馆以此作基础继续购藏,形成今天颇具规模的外销艺术藏品,至今藏量已有1,300多套。外销艺术既能反映出当时知名或佚名画家的艺术成就,亦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

不少外销画的作者是18、19世纪到中国游历的西方艺术家,他们在中国旅游、经商、行军或居住期间,借着写生,将人们生活状态及当地风光记录下来,创作了不少钢笔画、水彩画及油画作品。又有回国后,将画稿印制成各类版画。他们的游历作品,让未到过中国的西方人,能一睹这个东方古国的面貌。

来华的商旅、画家同时也将西方绘画技法带到中国。一些中国画师学得技法之后,于广州及香港开设画室,大量绘制商港景色、人物花鸟等画作,供西方商人购藏作纪念。外销画市场颇大,但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流行,绘画作品渐被相片取代,成为历史一部分。

这里为你介绍艺术馆外销艺术的部分藏品,囊括了中国画家的细致工巧,及西洋画家的淋漓笔触。从中你会看见香港开埠前的纯朴面貌及其后的发展变化;又可感受上一世纪澳门南湾的浪漫情调、广州城昔日的繁盛景况。

  • 香港仔附近的瀑布
    • 威廉‧哈维(1782 – 1857)(传)
    • 约1816
    • 水彩纸本
    • 10.5 x 16厘米
    这是香港艺术馆藏品中描绘香港面貌最早期的作品,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荒凉的小岛。 1816年,英国的亚美士德使节来访中国,途中停泊于香港水域,并派水手往图中的瀑布取水补给,相信这就是现今香港仔瀑布湾公园内的小瀑布了。
  • 香港的竹制导水管
    • 奥古斯特‧波塞尔(1808 – 1877)(画);西塞里(1813 – 1890)(印)
    • 1838
    • 设色石版画
    • 19 x 28.5厘米
    此石版画中描绘的相信是香港黄泥涌谷地的农地。图中央的竹制导水管用以连接附近的引水道,把水引流到荒瘠的土地,作灌溉之用。可见当时的居民懂得就地取材,灵活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 维多利亚城远眺
    • 煜呱(活跃于1840 – 1870年代)(传)
    • 1854
    • 油彩布本
    • 57 x 100厘米
    这幅优秀的油画作品记录了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城及海港的真貌。香港岛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及形状均绘画得极为仔细。图中之草盖屋为兴建中的督宪府,竣工于1855年。督宪府以东是圣约翰座堂,于1849年落成。
  • 驻扎九龙的英国海军分遣队
    • 佚名
    • 约1900
    • 油彩布本
    • 44.4 x 58.1厘米
    • 高福履先生捐赠
    画中的军营可能是准备从香港北上攻打义和团的英军队伍,途中在野外驻扎的情景。这幅画相信是随军人员的作品。墨黑的树丛、雪白的营篷和红色的英国旗帜形成强烈的对比。
  • 濠江渔娘立像
    • 乔治‧钱纳利(1774 – 1852)
    • 1825 – 1852
    • 水彩纸本
    • 12.5 x 9.5厘米
    濠江渔娘是英国画家钱纳利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图中的少女相信为钱纳利最喜用的模特儿:亚有、亚苏或亚来,然她的真实的姓名已不可考。
  • 澳门圣保禄教堂遗迹
    • 威廉‧海因(画)
    • 约1845
    • 设色石版画
    • 15 x 22.5厘米
    图中宏伟的建筑,就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俗称大三巴牌坊。这幅石版画的英文原标题为「耶稣会修道院」,画内的游行队伍正在进行天主教的仪式,街上中外人仕聚集,一同观看这特别的场面。
  • 濠江湾畔
    • 爱德华‧希尔德布兰特(1818 – 1869)(画)
    • 1863
    • 设色石版画
    • 25 x 38厘米
    这幅水彩画是德国画家希尔德布兰特的作品,描绘出19世纪中期从南湾南段向北眺望的景色。用色含蓄雅淡,以茶褐色为主调,衬以淡蓝的海及天空。雄伟而华丽欧式建筑伫立在弧形湾岸上,与海港内远洋船相呼应,画面显示一片宁静而富欧陆情调的气氛。
  • 澳门妈阁庙
    • 马西安诺‧安东尼奥‧巴普蒂斯塔(1826 – 1896)
    • 19世纪中
    • 水彩纸本
    • 30.5 x 45.5厘米
    澳门妈阁古庙建于明朝,位于渔船聚泊的内港岸边,是渔民为奉祀天后而建。庙外的空地是渔民休憩之处,葡籍画家巴普蒂斯塔在画中亦描绘有妇孺、铁匠甚至自由走动的猪只,充满生气。
  • 从西望洋山俯瞰澳门中部
    • 佚名
    • 18世纪末
    • 油彩布本
    • 35.5 x 54.3厘米
    • 何东爵士捐赠
    这是18世纪时期的澳门,从西望洋山向北俯瞰,左方是内港及青洲,右方是东望洋山及南湾,中央矗立着大炮台及板樟堂,大炮台的左方是1835年大火前的圣保禄教堂。
  • 虎门远眺
    • 佚名
    • 约1860
    • 油彩布本
    • 41.4 x 74.4厘米
    虎门乃珠江口一处狭窄的河道,为珠江之门户,是外国商船往广州必经之路,由于位置险要,清廷在此筑建炮台,以作防卫之用﹔又在此设置关卡,凡洋船离境,须在此出示通行证,以证明关税已在黄埔缴清。画的构图及透视法恪守西方美术传统标准。
  • 黄埔帆影
    • 煜呱(活跃于1840 – 1870年代)(传)
    • 约1850
    • 油彩布本
    • 41.4 x 73厘米
    • 何东爵士捐赠
    黄埔是广州的外港,1757至1840年间,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洋船须在黄埔泊碇,量吨位、纳关税和卸货。再由驳运的货艇转送30哩外的广州城。此图是从长洲岛远望开去的黄埔全景。黄埔岛沿岸,设立了许多船坞仓栈,为远洋船只提供修理服务。外销画家煜呱擅绘港口景貌,此画笔功细致,刻画船只及建筑物,尤为精确。
  • 广州十三商馆
    • 佚名
    • 约1784 – 1785
    • 水粉绢本
    • 43.5 x 71厘米
    • 何东爵士捐赠
    这是一幅以水粉绘画在丝绢上的作品,相信是出于中国画师之手,这幅画从正面中距离描绘广州城外的商馆区建筑及近江的情况。图中所见排列整齐的西式建筑物,一般是两层高,上层作居住用途,下层办公或存货。岸边泊满小艇,洋船上的货物进出口,都须由这些货艇驳卸。
  • 十三行同文街一景
    • 巴化勒米‧拉维涅(1805 – 1875)(画);比切博斯(印)
    • 19世纪
    • 设色石版画
    • 19.3 x 29.5厘米
    19世纪时清廷将来华商人的居住及活动范围规限于广州商馆区内。同文街在十三行范围内,位于丹麦馆及西班牙馆之间,街道两旁均为中国人所开设的各类店铺,著名的外销画家庭呱(关联昌)的画店,便开设于该街16号。
  • 广州戏棚一景
    • 佚名
    • 19世纪
    • 油彩布本
    • 28 x 44厘米
    • 何安达先生夫人捐赠
    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民间会举行戏剧表演。因此,市集亦同时在戏棚附近出现。此画便描绘了这个情景。画的前方是市集,市集后右方是戏棚。
  • 贵妇像
    • 佚名
    • 19世纪初
    • 油彩布本
    • 68.6 x 51.3厘米
    这位清代妇女拥有典型中国美女的特征﹕白晰肌肤、鹅蛋脸、柳叶眉和一双丹凤眼。她的面容清秀,但穿戴却极为考究。画面的质感和立体感都是受到西方传统肖像画的影响。
  • 在中国的西方商人造像
    • 史贝霖(活跃于1770 – 1805)
    • 18世纪末
    • 玻璃画
    • 25.9 x 20.6厘米
    这是一位西方商人到广州贸易时,委托中国画师史贝霖为他绘制的玻璃肖像画。玻璃画最早见于15世纪的欧洲,是一种以油彩在玻璃背面创作,再从正面欣赏的绘画。背景中的红色帐幔、中式塔楼和渔船都是当时玻璃画流行的题材。
  • 啉呱自画像
    • 啉呱(活跃于1825 – 1860)
    • 1853 – 1854
    • 油画布本
    • 30.5 x 24.5厘米
    画框背后有题字「此相系啉呱52岁时自己照镜写的/咸丰四年写」(但同时题上英文年份1853,误差待考)。作者啉呱,是19世纪中期一位在广州非常著名的外销画师,擅长绘画油画,尤其是欧洲风格的写实肖像画。
  • 茶叶生产:茶叶装箱外销
    • 佚名
    • 19世纪
    • 水粉纸本
    • 39.5 x 49厘米
    18世纪中叶以后,鸦片战争前,只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商埠,各地货物都在广州吞吐。而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茶叶多在福建种植,船运至羊城,然后装箱外销。此画刻划了茶叶装箱工序﹕画后方工人将茶叶踹进木箱中,中央的三角柱架是量重的器具,前方一中国茶商正与外商洽谈。
  • 花卉图
    • 新呱(活跃于1830 – 1870年代)
    • 1830年代
    • 水粉通草纸本
    • 18 x 29.5厘米
    此画以花卉为题材,是中国画师新呱笔下之外销作品。新呱活跃于1830至1870年间,采用的虽是西画媒介,中国绘画风格却依然有迹可寻﹕画中的花卉枝叶,设色厚重,着意细描的笔法类似工笔画﹔花瓣上表现立体感的渐变色彩,则似中国画的晕染技巧。但西洋画的明暗对比在此画中并不明显。
  • 关联昌画室
    • 关联昌(活跃于1840 – 1870年代)
    • 19世纪中
    • 水粉纸本
    • 17.5 x 26.5厘米
    这是有名的关联昌画室内景。关联昌又名庭呱,著名中国外销画家之一,工水彩,尤擅花鸟、港口景色及居室内景。他的画室位于广州同文街16号(地下是画店,画室在一楼),墙上挂满捕捉了中国风情的外销画,当时前来选购的外国人络绎不绝。

    此画非常重要,画中可见三名画家在窗前工作,足证当时成名画家多雇用其他画家或学徒以应付大量的订单。另一有趣的地方是,这些画家画的虽然是西画,却以传统执毛笔的手势运笔。
  • 中英官员会面图
    • 佚名
    • 约1843
    • 水彩纸本
    • 29 x 39.5厘米
    这是一幅历史价值甚高的水彩画。画作左下方虽用英文写上「1841年香港」字样,但其所描绘的相信是1843年6月钦差大臣耆英到访督宪府,砵典乍迎于督辕的情景。

    画中前方有一支仪仗队从远而来,一名身穿朝服的中国官员正自轿子中步出,与伫候在旁的一位身穿西式礼服的外国人握手为礼,另一名站在台阶的外国人则趋前迎接,场面隆重。
  • 广州十三商馆大火──大火初起
    • 佚名
    • 1822
    • 油彩布本
    • 27.5 x 38厘米
    • 何东爵士捐赠
    1822年11月1日晚上,广州商馆区邻近一带失火,火势蔓延至商馆区,大火一直烧至翌日,整个商馆区付诸一炬,须进行重建。

    画作以这场大火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的第一幅,描绘火灾初起的情景。画中可见商馆区后的楼房有一团火焰冒起,居民纷纷提灯赶来帮忙,有些更背着水桶救火,船艇上的人都跑出船舱观望。漆黑的夜空映衬着阴冷的月光,加上暗红的火焰浓烟,画家巧妙地运用沉郁的色调令这戏剧性的一幕更添紧张而沉重的气氛。
  • 从西望洋山俯瞰澳门景色
    • 托玛斯‧包斯威尔‧屈臣医生(1815 – 1860)
    • 1852
    • 铅笔、棕色墨及水彩纸本
    • 21 x 31.5厘米
    苏格兰医生托玛斯‧屈臣以充满诗意的笔触,捕捉了澳门南湾那种令人难忘的地中海风情。南湾可以说是凝聚了澳门最美好的一面,顺着弧形的海岸线尽是一幢幢华丽的欧式大屋,成为澳门风景的典型题材。当年洋商不准在冬天贸易季节过后留在广州,他们的家眷亦不准踏足省城,因此部份有家室的人把家人长期安置在澳门。如是者,澳门成为许多洋行的大本营,作为大班及家属的居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香港冒起,洋行纷纷迁往这个新的商埠,才有所改变。

    屈臣医生在1845年东渡濠江行医,是南中国炙手可热的西洋画大师乔治‧钱纳利的门生及朋友,其作品带有钱纳利的影子。钱纳利弥留时,屈臣陪侍在侧,并为其料理后事。
  • 艇家娘
    • 乔治‧钱纳利(1774 – 1852)
    • 约1852
    • 油彩布本
    • 28 x 23.8厘米
    乔治‧钱纳利绘画过许多渔娘的作品,其中阿莱和阿苏是两个最常见的模特儿。他笔下的蜑家女孩大都是身段丰盈,笑容可掬,态度友善亲切,从这幅画作中亦能找到这些特点。这题材的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

    画中人物头戴藤帽,穿着蜑民服装,手持头巾。钱纳利最为人熟悉的画风在此作中表露无遗:笔触轻快而无误,在人物的面庞、朱唇、臂弯下、手指间均可见他以钟爱的朱红色带出娇艳感觉或打造阴影效果,优雅的姿势将一位劳动阶层的少女高度美化。
  • 中国商船「耆英」号
    • 佚名(画);罗克氏与佩恩(出版)
    • 1848
    • 设色飞尘蚀刻版画
    • 26.3 x 34厘米
    • 遮打爵士捐赠
    画中所见的是第一艘横越非洲好望角的中国商船「耆英」号。此船船身用柚木制成,能负重八百公吨,无论速度和坚固程度都不比西洋轮船逊色。当时中国禁售船只与外国人,英国商人经过重重阻力,才在广州成功购入此船。 「耆英」号经历过多番风浪仍无重大损伤,并且能在21日内由美国航行至英国,当时就​​算是美国邮船,也不一定能这么迅速地完成这段航程。故此,「耆英」号是中国造船业值得引以为傲的例子。

    画家运用装饰性手法,非常仔细地描绘船身的各种花纹图案,其中中式彩绘尤为华丽夺目。船头的「眼睛」是传统中国商船的特征,航海人员相信这样可以帮助船只「看」守航道。
  • 广州十三商馆
    • 佚名
    • 约1817 – 1819
    • 油彩布本
    • 44 x 59厘米
    • 遮打爵士捐赠
    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其他商市的海关,独留广州一口通商,外国商人、全国出入口交易都集中在广州。清政府将外贸事务交由广州行商代理。时外国商人只准在城南珠江河畔一处指定区域活动,行商将该区的物业租给各国商人,作为商住用途,这些楼房称为商馆,又称为外商洋行,或俗称「十三行」 。 「十三」仅约数而已,商馆的实际数目时有变动。这幅画中商馆建筑门前飘扬的旗帜,代表当时驻居商人的国籍。
  • 从半山俯瞰维多利亚城
    • 马西安诺‧安东尼奥‧巴普蒂斯塔(1826 – 1896)
    • 约1858
    • 水彩纸本
    • 39.4 x 60.4厘米
    • 遮打爵士捐赠
    巴普蒂斯塔早年居澳门,相信曾为钱纳利助手,又从事舞台设计工作。他后来移居香港,专事风景画。

    此作取景马己仙峡道向西北眺望中区景色。左方是督宪府及其花园,中央是辅政司署、圣约翰座堂及右方的美利军营,对岸是昂船洲及九龙。画家偏爱这片风景,曾绘画了数幅构图相近的作品。他的作品多描绘有近、中、远景,擅于利用由浓变淡的色彩来表现自近景至远景的景深。同时他把主要的建筑物描绘得精细别致,格调优雅清新。
  • 广州河南货仓区
    • 佚名
    • 约1858
    • 油彩布本
    • 53.5 x 146厘米
    • 何东爵士捐赠
    河南岛上的货仓区在珠江南面,对岸为旧商馆区,在1856年商馆区严重焚毁后,商馆的货仓便搬移到此地,直至1859年外国人租借沙面为止。河上竖起美国旗帜的是「威廉梅茨」号,它是旗昌洋行的轮船,于1856年1月至10月及1858至1861年行使驶港穗两地。

    描绘河南起卸货物区的画作为数不少,景物大致相同,但每幅的轮船都有分别,有些则画有列阵的中国船艇,可见画家都很着重描写河道和船艇的风貌,对于河南岸上的楼房建筑反而不及旧商馆区那么鲜明易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