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现代及香港艺术

香港地处中国南方一陲,百多年来从渔业社会发展成商贸都市,居民以中国人为主,然因华洋杂处的环境,使从生活方式以至文化、艺术各方面既保存中国优良传统,又见西方思潮的影响,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特色。香港艺术家不断在中国文化中寻根,同时亦吸收新时代的精神,在创作上锐意求新,积极改革,形成富地域色彩的独特艺术风貌。

香港艺术早于1920至30年代已凝聚了发展的基础。内地名家移居香江或来港交流日多,画苑、美术社纷纷成立。自欧美学成归来的艺术家,引入西方艺术,丰富了香港艺术发展的面向。

1949年以后,国内南北各地的艺术家相继移居香港,当中以对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影响尤深。 1950至60年代香港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现代主义思潮涌入,文化艺术弥漫一片锐意创新气氛。新水墨运动为传统水墨注入崭新意念和技法,丰富了水墨画的面貌。以西方艺术形式创作的香港艺术家吸收中国文化精髓,形成融和中西的独特风格。

1970年代以后,土生土长的战后新一代为艺坛引入贴近现代精神的本土文化,形成跨媒介的艺术发展。他们致力探索自身及艺术的可能性,回应这时期香港人努力建立香港文化身份的社会思潮。

1990年代至今,香港经历重要的历史转变,艺术家也藉由创作和实验,更广泛地探讨转变对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生的影响,展现积极的人文关怀。随着新世纪以来更多艺术空间的开拓、艺术教育资源的投入、艺术市场的成长和社会的关注,艺术的领域和生态将不断扩展更新。我们期望透过香港艺术馆跨越百年近5,000项的香港艺术藏品,为大家提供找寻香港艺术发展脉络的线索。

  • 八仙图
    • 丁衍庸(1902 – 1978)
    • 1973
    • 水墨设色纸本
    • 69 x 138厘米
    丁衍庸1902年生于中国广东。 1919至1925年间于东京美术学校学习绘画,期间醉心于西方绘画形式。 1949年移居香港。

    丁衍庸早年攻油画,后转攻国画,受八大山人(1626–1705)及石涛(1642–1707)影响殊深,能糅合中西画法,自成一家。此帧作品,丁氏吸收了八大山人的意趣,融合表现主义的粗犷率真,以大胆简练的笔触和夸张幽默的人物造型,突出八仙的神髓。画右下角离群自处、昂首向天的吕洞宾,一派桀傲不驯,正是画家遗世独立、不屈于俗的心声写照。
  • 花好月圆
    • 杨善深(1913 – 2004)
    • 1975
    • 水墨设色纸本
    • 120 x 30厘米
    杨善深1913年生于中国广东。杨氏是岭南画派大师之一。他深受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高奇峰的薰陶,又在东洋水墨画中得到启发,并承袭日本京都派的凄美诗境和源自隔山派的鲜丽设色,加上杨氏师法自然,着重写生,使其画作充满活泼生机。

    此帧作品展现杨氏早年曾深受日本画家竹内栖凤(1864–1942)的影响。杨氏以双勾白描及缜密的构图,描绘迷蒙月色下,繁枝纤细,秋英草相互交缠,并点缀以叶下小鸟,依偎低语,诗意盎然,营造出朦胧氤氲的意象和气氛。
  • 仲夏
    • 周绿云(1924 – 2011)
    • 1983
    • 水墨设色纸本
    • 138 x 69.5厘米
    周绿云1924年生于中国上海,1949年迁居香港。周绿云早年曾追随岭南大师赵少昂学习传统中国画。 60年代周绿云受吕寿琨倡导的新水墨运动影响,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变化创新。她利用油彩、塑胶彩和水彩等不同颜料,于宣纸上绘画成独特的肌理和意象,充份表现女性细腻、敏锐的触觉。

    在此帧作品中,周氏放弃传统水墨题材,以独特的皴法营造抽象的旋涡状构图,画面带有强烈的动感。画中央鲜红的意象,既寓意跃动的细胞,又暗示广大无垠的宇宙空间,使画面增添玄幻神秘的气氛,又不失现代气息。
  • 黄河
    • 方召麐(1914 – 2006)
    • 1988
    • 水墨设色纸本
    • 144.2 x 189.6厘米
    方召麐于1914年生于中国江苏。方氏早年曾随国画大师钱松岩、赵少昂、张大千等习画。她既能继承师传,又不囿于传统法规。她作画设色浓烈,用笔豪放,不拘一格,气韵苍率拙朴。

    这帧「黄河」以赭石为主要设色。画中描画山石轮廓如同草书,构图大胆,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画家点缀以小巧的人物屋宇,与山岩巨石形成强烈对比,显出整幅山水的雄奇壮伟。此外,画家描绘人民船只畅运河中,表现出画家对祖国人民生活丰足的祝愿和其对祖国的情怀。
  • 我在庙街的日子
    • 朱兴华(1935 – )
    • 1999
    • 水墨设色纸本
    • 180 x 96 厘米
    朱兴华1935年生于中国广东。他的绘画虽直接受西方文化所薰陶,可是他一直保留中国文化的一面,以水墨、颜料层层渍染的手法,表达他对人情世事的关怀。

    在这帧作品中,朱兴华透过文字和图象诉说出他十年前年在庙街生活的所见所闻。画中密麻麻的文字,令人联想起挤拥的庙街─这个素有「平民夜总会」之称的市集。画家透过巧妙的色彩及构图安排,拼凑出他对旧香港的回忆,与及对那些零碎片段的眷恋及缅怀。
  • 浑变
    • 梁巨廷(1945 – )
    • 2001
    • 水墨设色纸本
    • 280 x 273.7 厘米
    梁巨廷1945年生于中国广东。自1964年起追随香港著名画家吕寿琨学画,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修读艺术及设计课程。

    在这帧作品中,梁巨廷着重画面的气氛以求营造气势和意象。画中强调水墨的质感及自由的笔法。构图上,梁巨廷摒弃了传统山水的视观角度,把山水解构重组,以具象的笔触画出山石结构,期间穿插树木溪流,交织出抽象的画面。画家更在作品的布局上加入装置意味:在两幅大山水的挥洒间流下两幅窄长而笔触绵密的山水及白描花卉,从上而下逶迤于地,打破了传统山水的欣赏意趣。
  • 各体书法二十屏之二
    • 冯康侯(1901 – 1983)
    • 1977-1979
    • 水墨纸本
    • 136 x 36.5 厘米
    冯康矦1901年生。他如许多广东艺术家一样,于战后移居香港。冯康矦精通古文字、篆刻、书法。对三代吉金、秦汉碑刻及简帛文牍均具深博识见,并竭力临摹,融会变通,乃成个人面貌。其书法集篆体用笔之浑厚圆转,和汉隶、北碑的雄健气魄。

    此帧作品可见冯氏深厚的书法修养。其金石篆体,具刚正朴厚之风;南北碑体,则多融己意。题识所用小楷,集篆隶之意,古意盎然。其书学心得,亦见诸题识,尤是可贵。
  • 石涛画语
    • 叶民任(1949 – )
    • 2000
    • 水墨纸本
    • 137.7 x 30.6 厘米
    叶民任1949年生于中国上海,书法和篆刻师承20世纪篆刻名家来楚生和陈巨来。 1982年移居香港。

    这篇书法节录自《石涛画语》。叶民任特别喜欢清代书画家石涛的学说。石涛认为书法该有时代性,能与时并进。这篇作品上的独特书体,是叶民任自创的「杂书」。这种书体源自隶书,再结合篆刻的布局结构,平添几分古雅意趣。我们从这种别出心裁的书体,可见叶民任在书法领域上对字的变型、对比和图像的探究。
  • 端午节
    • 陈福善(1905 – 1995)
    • 1977
    • 水墨设色纸本
    • 69 x 135 厘米
    陈福善1905年生于巴拿马,1910年到香港定居。作画素材一直以香港的风景和他自己的心境为蓝本。几十年来不断将在港所见所闻,以中西合璧,亦新亦旧的手法表现出来。

    陈福善将潜意识的意念在这帧画幅中表现出来,作品中四处可见被扭曲的神秘动物和物象。画中的龙船,已成为现代香港社会中端午节的代表符号。而端午节亦由起初的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发展至许多传统活动的一个节日。时至今日端午节观赏龙舟竞赛,也成了全家大小调剂身心的节日休闲活动。
  • 香港1897–1997海傍
    • 邝耀鼎(1922 – 2011)
    • 1991
    • 油彩板本
    • 122 x 91厘米
    邝耀鼎1922年生于澳门,1949年毕业于美国肯萨斯州州立大学,获风景建筑学硕士学位。 1956年,邝氏继往英、法、意等地钻研画艺。邝氏擅长油画及版画创作。

    在此帧绘画中,邝耀鼎以不同时空并置的手法,展现出香港在这个世纪的变化。他选择了帆船作为百年前的象征,然后又以高楼大厦作为当今香港的特征。在画面的处理上,作者以抽象化的图形和鲜明的色阶,把这两件原本属于不同时代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以达致和谐。
  • 清幽
    • 王无邪(1936 – )
    • 1978
    • 水墨设色纸本
    • 40 x 185 厘米
    王无邪1936年生,60年代留学美国,攻读艺术,是香港资深的艺术家及艺评家。他的山水画代表他和大自然之间的沟通,那荒芜的画景表达画家想要逃离石屎森林的心愿。

    在这幅以云山为题的作品中,他以平面设计的空间布局、精细的线条和渍染的设色方法,创出别具一格的水墨风格。这幅画打破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构图,注重空间的正负变化和几何构造,使作品呈现现代感;但雅致的设色和具象的山水细节描绘,却保留了传统山水的风韵,表现了传统山水意象和现代几何构图的和谐结合。
  • 眼睛的故事
    • 陈余生(1925 – )
    • 1996
    • 塑胶彩布本
    • 92 x 122 厘米
    陈余生1925年生于香港,是香港知名的抽象派画家。陈氏40岁才开始作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获奖无数。

    在此帧画作中,画的右方是一片圆形的红色彩块,上面长着两对眼睛,趣味盎然。画中,陈余生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去传达一种重量感、空间感和质感。例如在圆形的边缘,他会用实色去强调圆形的密度,使它看起来更有重量;而在圆形中间的半透明部分,以及黑色背景上的蓝色笔划,却运用了松散、粗略的笔触,透出多层次的底油,加强了画面的质感。
  • 从荃湾到中环(局部)
    • 王亥(1955 – )
    • 1992
    • 油彩布本二联屏
    • 154 x 274 厘米
    王亥1955年生于中国四川。 1982年毕业于中国四川美术学院,主修绘画,并于1988年移居香港。他的画作常表现他对香港文化的理解,而且以写实却又反讽的形式,把香港的历史、民生现象,以西方传统的宗教肖像画形式表达,借作品诉说出自己香港的感觉和与香港的关系。

    乘地铁由荃湾到中环,再由中环乘船往南丫岛,约需三小时的旅程。这旅程曾是王亥从家中到画室的必经之路。他把这幕地铁上印象深刻的挤拥情景,戏剧化的凝固在画面上。
  • 风竹
    • 文楼(1933 – )
    • 1988
    • 黄铜
    • 高25厘米 长45.6厘米 阔28.2厘米
    文楼1933年生于中国广东。1960年来港定居。文楼秉承中国文化精神,从传统美术及民间工艺中撷取题材,透过不同物料如铜、不锈钢、石等,以几何抽象形式创作,成为融会中西的独特风格。

    竹在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文化含意,是民族气节的表征,亦是文楼喜用的题材。这件铜雕模型以简约的手法撷取一丛翠竹于风中摆动的生动型态。竹叶层层相叠,营造虚实相生的丰富层次及抽象的美感。
  • 灵十二
    • 张义(1936 – 2019)
    • 1976
    • 高274.5厘米 阔274.5厘米 直径15厘米
    张义1936年生于中国广东。张氏创作有多向发展,以风格独特的雕塑及版画见称。他喜从中国古甲骨文字、龟甲及原始艺术等寻索题材。

    这件龟甲木透雕双面屏风由四组柱式图腾组成,各龟甲上均雕有圆形蚝宿及象征古代占卜钻灼的梭形空孔,而蜿蜒的虫蛀纹就贯接连系各组的前后空间。作品整体静中带动,又渗透一份古朴幽秘、雄伟庄严的气氛,反映艺术家融合中西文化艺术题材和表现技巧的独特香港文化特质。
  • 音座
    • 夏碧泉(1925 – 2009)
    • 1985
    • 竹及木
    • 高125厘米 长42厘米 阔42厘米
    夏碧泉1925年生于中国广东。 1960年开始自修雕塑。夏碧泉的作品大都从大自然中吸取元素,带有一种纯朴的风格。

    夏碧泉这件作品便由简单而富自然色彩的竹和木组合而成,造型独特、简洁。坚固的木制基座给安上朴素的竹枝,造型好像古代的乐器「竽」,它像是会幽幽地、自在地发出一种自然之音;而竹上的红、黑颜料更为作品添上古朴的韵味。雕塑作品本身是静态的,但它内在的动感和气韵更耐人寻味。
  • 无题(城西梦续)
    • 梁志和(1968 – )
    • 1996
    • 油彩拓印纸本一组五帧
    • 各244 x 60厘米
    梁志和1968年生于香港。 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梁氏曾于意大利修读摄影课程,喜欢以针孔摄影和混合素材创作,探究城市空间、众生面目和现代都市人的感情关系。

    梁志和这组拓印作品源自1996年,他展出的装置作品中,水泥地上刻的香港60年代平民化粉面店的餐单价目。这组拓印成了先前那件装置作品的印证。作品本身带有浓厚的怀旧感情,令人缅怀昔日生活,也是他对童年生活的感觉。作品以混合素材媒介与中国书画形式相结合,成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 十八罗汉(局部)
    • 何秉聪(1918 – 1999)
    • 1970 年代早期
    • 炻器一组十八件
    • 尺寸不一
    何秉聪生于1918年。自幼于广东石湾习陶艺,曾与著名陶艺家廖坚、梁华甫、梁世培等交游,精擅制作石湾陶瓷。

    这组十八罗汉素胎人物造像是何氏陶塑人物中的杰出作品。何氏的十八罗汉的造型参考了前人的陶塑作品,有关罗汉的绘画及佛教经文,并为他们添上更人性化的亲切感。未经施釉的人物造型突显了何氏对衣纹、筋肉高超而细致的塑造技巧。何氏融会了对中国书画上的领会到他的陶瓷创作中,在这组作品中刻画飞扬的衣袖或折叠的袍服的线条兼有中国人物画线条的灵动多变,可见何氏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
  • 看似两样,其实一双 / 看似一双,其实两样(局部)
    • 罗士廉(1967 – )
    • 2002
    • 拉坯、注浆陶器及混合素材一组五项
    • 尺寸不一
    罗士廉1967年生于香港。 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主要从事陶艺创作。 1996年成立「大陶工作室」,专注于陶艺教学及创作。

    罗氏的作品主要探讨「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造型简朴,质感古拙。喜以陶艺装置形式去表达他对生活和精神空间的体会和诠释。罗氏的这组作品造形简单、色调自然,给予人古旧、朴拙的感觉,表现两种形态相似但意义相反的组合,以形状及线条反映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分歧。
  • 禅画
    • 吕寿琨(1919 – 1975)
    • 1970
    • 水墨设色纸本
    • 180 x 97厘米
    广东广州人,毕业于广州大学。 1948年移居香港。少年时随其父吕灿铭习画。早年好写传统山水、花卉,其后画风转趋抽象,并自创「禅画」,以道释思想融合中国水墨,别具风格。他积极推广新水墨运动,于香港艺坛影响殊深。

    画面上那点红是佛教的莲花加以变化出来的,常见于吕寿琨60、70年代独创的禅画系列中。此画以浓淡、干湿和阔大笔触表达线条和块面,与画面的留白形成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以白当黑的效果,表征天地间虚实相生、万物生化的法理。画中的莲心则象征纯洁染,甚有出尘之意。
  • 天书
    • 徐冰(1955 – )
    • 1987 – 1991
    • 混合素材
    • 1500 x 850 x 400厘米
    • 北山堂基金赞助
    徐冰生于重庆,是国际知名的当代华人艺术家。 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7年获硕士学位。他在1990年移居美国,并于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的荣誉奖项「麦克‧阿瑟天才奖」;2004年再获英国颁发的「国际当代艺术奖」。

    徐氏以楷书的风格,将汉字的边旁部首重新组合拼凑,创造出貌似汉字,而不是汉字的字型,并模仿古籍的排版,印制线装书和大型条幅,以大型装置方式展陈。在《天书》中,徐冰将没人能读懂的文字铺天盖地充满于展示的空间,仿佛放置在一个祭坛上,结合了中西元素,震撼了中国汉字文化传统。
    • 张义(1936 – 2019)
    • 1970
    • 青铜
    • 83 x 58厘米
    张义生于广州,于50年代末返港后便开始雕塑创作。 1964年于香港博物美术馆(今香港艺术馆)举办首次个展,1979年荣获英国政府颁授荣誉MBE勋衔,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1998年移居美国洛杉矶。

    张义的作品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结合了上古先民的艺术图腾及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手法。龟甲一直是张义喜爱的题材,以至甲骨文拓本上的灼洞和裂纹等等,都成为了张义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符号。这一作品可见龟甲的结构,布局则富有现代设计几何分割的元素,青铜的材质肌理令作品古意盎然。
  • 香江幻彩(局部)
    • 王无邪(1936 – )
    • 1999
    • 水墨设色纸本
    • 47 x 373.6厘米
    原名王松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1938年移居香港。 1958年随吕寿琨习水墨画。 60年代初留学美国,获马利兰艺术学院学士及硕士。王氏于1974年起任香港理工学院设计系高级讲师,并于1976年获委任为香港艺术馆名誉顾问。于1984年移民美国,并于1996年回归香港定居。

    90年代王氏回归香港之后,初以香港的景物为创作的题材。 《香江幻彩》是为香港回归志庆的其中一件作品,代表王氏心中的「回归之梦」。此作透过几何元素及印象派的点彩技巧,演绎绚烂的维港两岸,表达画家对新时代的憧憬,流露他的家国情怀。
  • 周润发试身室
    • 石家豪(1970 – )
    • 2009
    • 塑胶彩布本,电脑打印及不透明水彩纸本一组十件
    • 8件绘画各120 x 80厘米;2件拼贴各50 x 80厘米
    生于香港,1994年及2001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分别获文学士及艺术硕士。石氏对传统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掌握娴熟,加以变化运用。他的作品含有装饰意味和反映流行文化的思维。

    周润发是著名的香港电影明星,石氏透过周润发在电影内的不同造形,展示他在影坛中的经历及转变,借此以香港流行文化指标所衍生的身份议题进行探索,通过塑胶彩和拼贴呈现了他对衣饰与意识间不同层面的思考,并透过外观和包装来反映文化在不同媒体中的转化。
  • 火浴
    • 韩志勋(1922 – 2019)
    • 1968
    • 油彩丝印布本一组三帧
    • 132.1 x 396.3厘米
    韩志勋生于香港,1941年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曾任职邮政局,并自学绘画。 90年代初,韩氏移居加拿大。 2000年回港定居,同年中风,惟仍奋力继续创作,画风渐趋自由洒逸。

    60年代,韩氏的画风进入抽象期,喜用不同的元素及媒介进行探索,把照片结合丝印版画及塑胶彩,用了强烈的对比颜色、圆形和方形作画,「圆和方」更成了韩氏的个人表征,这种效果在当时可谓相当前卫,此画看久了还有令人眩目之感。
  • 联合国─中国纪念碑:天坛
    • 谷文达(1955 – )
    • 1998
    • 混合素材
    • 约300平方米
    •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捐赠
    生于上海。 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 1987年移居美国纽约,并开始创作大规模装置。谷文达是国际知名的当代华人艺术家。作品主要由头发黏合和具透光度的书法挂帘组成,而挂帘上的文字似是中文、英文、阿拉伯文及印度文。它们或许会被理解为各国失落了的传统古文字,其实它们是谷氏自创的「伪文字」。这些不能被理解的符号,对操任何一种语言的人都未能发挥其意义,亦象征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误解、恐惧和焦虑的感受。
  • 行李
    • 冯力仁(1964 – )
    • 2005
    • 敷色柚木一组五件
    • 120 x 200 x 200厘米
    冯力仁生于香港,于1993年修毕香港大学校外课程举办之现代雕塑文凭课程,同年随唐景森先生习木刻。 1994年修读加拿大雪尔顿学院玻璃课程,曾参与多个本地展览。作品多以中产为题材,以木材为主要创作物料。

    冯氏试图透过五个人物,分别是为客人提起行李的的士司机、放工后往超市购日用品的白领男士、替孩子提书包的主妇、为客人提着购物袋的酒店服务员,以及拖着沉重的红白蓝袋往返内地与香港运货的人,探讨香港人经历过几年经济巨变后的生活。表面上物质生活看似丰裕,街上、店中仍挤满着购物的路人,似已复原;但惶恐与无奈己成为在这城市中生活的一部分,将来又会怎样?
  • 大雪中
    • 刘国松(1932 – )
    • 2009
    • 水墨设色纸本
    • 94 x 186厘米
    刘国松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自幼学习传统国画,后改习西画。大学毕业后,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曾于世界各地大学任教,包括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美国爱荷华大学与威斯康星州大学客席教授及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所长。

    画中所呈现的是大自然所给予他的灵感,是超现实的浩瀚雪景,既壮阔且恬静,虽深沉又纯洁,甚具诗意,气韵浑成幽渺的意境,独具创新精神,令人一见难忘。
  • 细说当年
    • 冯永基(1952 – )
    • 2009
    • 水墨纸本,一组十二帧
    • 138 x 420厘米
    • 冯永基先生捐赠
    冯永基生于香港,1967年开始研习中国绘画。 1978年获美国路州州立大学建筑学士。 1983年至1985年于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跟随徐子雄先生习课,并于1985年获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中国水墨画文凭。冯氏为建筑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兼任副教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发展委员会非董事局成员,以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专家顾问。

    作品以香港岛屿群为题,以简约稚拙的笔触,加入设计元素,绘画出没有城市发展的香港岛屿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亲切平和之感,借以表达他对土生土长的香港的情感。
  • 凤仪街17–19号
    • 程展纬(1972 – )
    • 2002
    • 针孔摄影,一组二十四帧
    • 180 x 240厘米
    程展纬生于香港,1996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1999年获硕士学位。曾参加多个本地及海外的联展,表现手法以混合媒介为主。于2006年完成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及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的艺术家驻留计划。

    程氏将一整个房间变成针孔相机,光线穿过细小的针孔,将清晰和上下倒转的窗外景色投影在房间的墙上。艺术家在幽暗的「相机」内,凭触觉把剪裁成小幅的相纸贴于墙上,作为菲林底片。当曝光及冲晒完成后,艺术家将相纸整齐拼合,并制成正片,得出图中的照片,探索摄影技术的可能性。
  • 给想飞的人
    • 林岚(1973 – )
    • 2003
    • 木一组廿三件
    • 尺寸不一
    • 林岚女士捐赠
    林岚生于福建,199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获硕士学位。曾参与多个国际艺术家交流驻场计划。近年活跃于社区艺术及公共艺术计划,她成立国际艺术家交流工作坊(AiR Association),致力推动本地艺术社群跟海外的交流,及对社区的探索。

    林氏的创作以木制的雕塑为主。她以童话式的表现手法,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所思所感。 2003年沙士爆发期间,医护人员尽忠职守,甚至牺牲自己,林岚以《给想飞的人》向他们致敬。在这件作品中,这些折断了的翅膀,仍牢牢地屹立在每个人的心中及这片安乐土上。
  • 飘簧
    • 费明杰(1943 – )
    • 2006
    • 混合素材
    • 尺寸不一
    • 香港艺术馆之友及水墨会有限公司捐赠
    费明杰1943年生于中国上海,1952年移居香港,1967年于美国肯萨斯州市学术学院修毕艺术学士学位课程,并于1970年获艺术硕士学位。曾于香港、台湾、及美国举行个展。

    费明杰专长雕塑,擅于以各种物料,如铜、纸、树枝、种子等,制造出各样的植物。此作是费氏创作的花园,灵感来自多年来对有机形态的研究,范围包括东与西、现实与虚构、传统工业塑材。费氏喜创新,不断累积知识和经验,把作品注入新意,尤喜采用雕塑解读自然规律,充满象征意味。
  • 动耶?静耶?
    • 刘国松(1932 – )
    • 1998
    • 水墨、塑胶彩及拼贴纸本十一联屏
    • 185 x 478厘米
    • 刘国松先生捐赠
    虽看似万物澄静,实际上日月转移,从不间断,因此刘国松为这幅作品命名为「动耶?静耶?」。这作品为刘氏经典的「太空系列」创作之一,以水墨及塑胶彩绘于有特殊肌理的「国松纸」上,再综合其他技法如拼贴法和喷雾法等,把想像中12个一同展现于宇宙的太阳描绘出来。太空深远穆静而又恒久运作不息的境象,更为观者带来无限的思索空间。
  • 为君裁
    • 王少陵(1909 – 1989)
    • 1941
    • 油彩布本
    • 89 x 120.5厘米
    • 徐振玉女士捐赠
    「严整的构图,纯正的线条,异样和谐的色调,和沉郁的笔触。」为香港文艺协会创办人之一穆时英对王少陵的画作的看法。在这帧作品中,透过一位穿着淡红旗袍正在专注地缝制清代官服的女士,以及在她背后墙上隐约可见的中国山水画,王氏描绘了一个仿如把一段段中国历史同时展现的时空交错空间,以至诚默默地诉说着变幻的苍生世情。
  • 人工地景系列(局部)
    • 朱德华(1962 – )
    • 2004
    • 数码彩色照片一组五张
    • 各121 x 151厘米
    • 香港艺术馆之友捐赠
    「现实的确是一个虚拟的场景。」正是朱德华拍摄这辑照片的写照。朱氏在这辑照片中分别拍下了将军澳堆填区、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储水库、石澳矿场、元朗建筑废料场及柴湾废物回收站的景物。照片中这些所谓的「地景」,皆是由人类创造出来,朱氏以此记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亦希望透过他的作品让观者对这现实境况作出反思,对大自然多一点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