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中國文物

香港藝術館藏中國文物是本館種類最豐富、涵蓋年代最久遠的藏品;從新石器時代至20世紀之間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均囊括在內,包括中國陶瓷、廣東陶瓷、中國外銷陶瓷、東南亞陶瓷、服飾與織繡和其他工藝美術,包括青銅器、玉石雕刻、漆器、琺瑯器、玻璃、竹雕、木刻、象牙、犀角、鼻煙壺及家具等超過四千五百項藏品。無論供裝飾、日用、祭祀、墓葬,都是經歷千百年而保存至今的歷史文化財產。每件藏品糅合了高度創意和精湛技術,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香港地處中國南面門戶,而且在中外交通上,也擔當起一個主要角色,因此與香港及廣東有關的嶺南文物,亦為本館重點收藏項目之一。歷年來,香港藝術館除了積極採購各門類文物,亦透過舉辦展覽以推廣中國文化,期間幸獲社會各界人士熱心支持,惠贈珍藏,令館藏文物日益豐富。例如1985年葉義醫生捐贈的一批竹刻作品反映了和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面貌。胡錦超先生和郭安夫人分別於1986年和1987捐贈的石灣陶器,充分表現出這個廣東名窰的地方特色。此外,各界人士和機構亦慷慨捐贈珍貴文物,反映社會大眾對保存文物的熱衷,也是對香港藝術館的支持。

  • 獸面夔龍紋青銅觚
    •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1世紀)
    • 金屬(青銅)
    • 高29.7厘米 口徑16.7厘米
    從考古發掘資料顯示,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年已進入青銅時代。及至商、周兩代,青銅工藝更進入全盛期。由於商人尊神尚鬼,祭祀時必擺放青銅鑄造的各種禮器,因此這時期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皿異常豐富,尤以酒器居多。

    此觚屬禮器的一種,是飲酒器。喇叭口,高圈足,中腰細長可以把手。由口至頸部飾蕉葉紋和蛇紋一圈,主體紋飾是夔龍紋和獸面紋。獸面紋又稱饕餮紋,為商代青銅器常見紋飾。饕餮是傳統中一隻貪食凶狂的怪獸,傳說其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饕餮有首無身。此紋飾分佈於腰部至足部,空隙地方填以細雷紋作地紋。圖像線條、結構繁複,風格莊嚴神秘。腹部至足部另鑄有棱脊四道,為商代晚期青銅器的特色;它一方面可增加塊範接合處的裝飾效果,另一方面則加強器型之穩重莊嚴感。
  • 綠釉陶望樓
    • 漢代(公元前206 – 公元220)
    • 陶瓷
    • 高131厘米 長48厘米 寬38.5厘米
    漢代燒製低溫鉛釉陶器,以綠色和褐色為最常見。由於含鉛量高,不宜用於日用品,所以鉛釉陶器只能作為陪葬用品,又稱「明器」。

    漢代中原一帶人們心中「事死如生」的信念根深蒂固,是以厚葬之風極盛,陶製殉葬品隨之流行,包括有各類建築物、各種生活用器及侍從陶俑。此望樓高四層,泥質紅陶,施以低溫鉛綠釉。樓向外伸出四層飛檐,四角飾有上翹葉形岔脊。檐上有斗拱支撐,反映漢代建築特色。最高層正脊中央塑以一隻展翅小鳥。二、三、四層樓設平臺,正面有斜十字紋窗,並有菱形格子及斜紋欄杆。每層樓閣窗內均塑人們向外張望,倍添生趣。
  • 大理石觀音像
    • 東魏 興和三年(541)
    • 石(大理石)
    • 「大魏興和三年」款
    • 高61.5厘米 長18厘米 闊23.5厘米
    觀音立於覆蓮瓣圓台,下承長方座,身後有蓮瓣形尖頂背光。觀音頭戴冠,呈蓮瓣形,兩旁綴連頭巾垂至肩上。身穿長袍,衣褶施以淺浮雕線刻,至腳旁成為兩排波浪紋。披帛,於胸前交叉穿璧,佩戴項鍊一串。右手持蓮花,左手持一盛器。背光施有綠彩邊沿一道,觀音身上殘留綠、紅和藍色彩料。

    長方座四面刻發願文:

    大魏興和三年十月廿五日
    比丘僧顯化勸四眾
    法義造觀世音像一軀
    上為皇家後為師僧父母香火因緣合生之顏等成菩提 供養
    法義人比丘尼僧相
    比丘尼道隱
    ……(人名)

    此像面相詳和,立姿靜穆,服飾和背光的處理均屬東魏佛教雕塑的典型。
  • 三彩鎮墓獸
    • 唐代(618 – 907)
    • 陶瓷
    • 高70厘米
    唐代三彩器主要是陪葬用器,是唐代新出現的陶工藝。它是由漢代單色鉛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以銅、鐵、鈷等作為呈色劑,以攝氏800度左右燒成深淺不同的黃、綠、藍、褐、紫、黑等色彩。由於釉汁流動性強,燒製時向下流淌,各色釉相互浸潤,形成各種色素濃淡協調的層次變化。

    唐代古都西安和洛陽墓葬遺址出土唐三彩數量最多,種類豐富,計有各式生活用器,也有人物、動物陶塑;甚至有建築模型,都是唐代貴族生活寫照。

    這隻鎮墓獸蹲踞於台座上,形相詭異:頭長雙角,瞪目,巨口獠牙,絡腮鬍,肩生雙翼,長腿蹄足。通體施黃、綠、白三彩釉,各種釉色互相交融,形成斑爛淋漓的效果。

    唐代貴族墓葬多置鎮墓獸於墓室門口或四角,他們相信面目猙獰的鎮墓獸能保護墓主,驅走邪魔妖道,防止盜墓者入侵墓室重地,屬厭勝之物。
  • 白釉印花卉紋方碟一對
    • 遼代(916 – 1125)
    • 陶瓷
    • 長/寬10.9厘米
    北方契丹族於916年在中原北方地區建立遼國。其建立的政權大部分時間與中原的北宋時期相約,因此,遼代的陶瓷製作技術受中原地區影響較深;尤以高溫白釉瓷器,低溫鉛釉陶器與三彩器,最能表現遼國與中原的關係。不過器形如雞冠壺、鳳首瓶、方碟與海棠花式長盤等,則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此白釉方碟源自契丹傳統使用的木製容器。方形平底,侈口曲邊。胎薄釉潤,與中原定窰製品接近。除此以外,此器造型秀美,細緻的印花與之相互配合,構思巧妙。花瓣狀四邊印牡丹和卷葉圖案,四角飾蝴蝶紋。方形底部碟心以銅錢紋樣劃分五區,空白處各填有花卉圖案,而圓邊外印卷草紋四簇。蝶紋和銅錢紋均是宋代(960 – 1279)流行紋樣。
  • 鈞窰紫藍釉葵花式盆托
    • 南宋(1127 – 1279)
    • 陶瓷
    • 「七」字款
    • 高6.5厘米 徑22厘米
    鈞窰為宋代五大名窰之一,窰址在河南省禹縣,古稱鈞州,因而得名。鈞窰製品始燒於唐代,盛於北宋晚期。其中的八卦洞窰更是宋徽宗時燒製御用瓷的瓷窰,製品中多有盆、洗和尊等宮廷用器。

    鈞窰以肥厚的「月白」、「天青」、「玫瑰紫」等窰變釉著稱,色彩錯綜掩映,猶如晚霞幻變。此葵花式盆托通體遍施紫藍色鈞釉,造型純淨典雅,釉色凝厚瑰麗。器底刷芝麻醬色釉,有支釘痕一圈計14個,並刻有「七」字款。官窰鈞瓷底部多刻有數字,有關數目所指眾說紛紜,明代張應文(約 1524 – 1585)在《清秘藏》有說「底有一、二數目字號為佳」;許之衡(1877 – 1935)《飲流齋說瓷》認為單數標示朱紅色器物,而青色器物則標雙數;馮先銘 (1921 – 1993)《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及其他較近代的考古著作均認為數字用以標明宮廷用瓷器物大小,標號「一」為最大號,至「十」為 最小號,號碼亦方便花盆和盆托配對。此為現代普遍相信的說法。對於官鈞瓷器燒造年代問題,近代學者也有頗多不同觀點,有待進一步研究。
  • 剔紅鷺鷥芙蓉紋圓漆蓋盒
    • 元代(1271 – 1368)
    • 「張成造」、「楊記」款
    • 徑24.4厘米 高10.9厘米
    漆的原料取自漆樹所分泌的樹脂液汁。最早在新石器時代,漆已開始被塗到器具上,作為保護及防水之用,以後各代亦趨普遍使用。至元及明初,漆器製作更為發達,尤以浙江嘉興地區張成、楊茂二家的雕漆最負盛名。

    此蓋盒是元代雕漆名家張成的作品,以朱漆雕成。盒面微隆,雕鷺鷥一對,展翅飛舞,芙蓉襯地,花葉繁茂,盒邊雕花卉。朱漆底下是黃色漆素地,而於刀口可見朱漆中夾有一層黑漆。朱漆圈足邊緣雕兩道紋,工藝精湛,紋飾細緻。

    足內底部髹黑漆,左邊有「張成造」三字針刻款。底部中央有紅色八思巴文兩個,譯成「楊記」。盒蓋內中央也有「楊記」兩個八思巴文。
  • 青花螭龍纏枝牡丹紋瓶
    • 明 天順五年(1461)
    • 陶瓷
    • 「天順伍年」款
    • 高32厘米 口徑4.4厘米 腹徑21.2厘米 圈足10.4厘米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歷時29年,由於社會動盪,經濟紊亂,景德鎮官窰大大減產。後人稱此時期為中國瓷器史上的「空白期」。民窰並未因此而停止生產,但有款字的瓷器,尤為罕見。這時期傳世及出土瓷器中,以青花居多。

    此青花瓶長頸,至肩部漸寬,鼓腹、歛足、圈足脫落。口沿曾被磨去,缺釉處露出胎土。瓶身紋飾分三部分,以青花弦紋分隔。第一部分由口沿至肩,白地上貼附高浮雕螭龍,龍身施鈷藍,環繞瓶頸。空隙之處繪金錢、書畫、蕉葉和方勝等雜寶,近肩部飾山石草葉。第二部分於鼓腹施纏枝牡丹紋。第三部分於腹下近足一周書寫銘文:「夏(下) 梅田都鐸源汪村社,奉佛弟子程鋹、妻鄭氏,喜舍香爐壹付(副)入本里華林供養,伒(祈)俅(求)宦途清吉。天順伍年秋九月吉日題」,底施白釉,胎體厚重。

    此瓶器底書「天順伍年」款,彌足珍貴,對探討宣德以後三朝瓷器的發展,甚具研究價值。
  • 釉裏紅纏枝花卉紋大碗
    • 明 洪武(1368 – 1398)
    • 陶瓷
    • 高10厘米 徑20.1厘米
    釉裏紅屬釉下彩瓷器。用氧化銅作彩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由於銅紅發色技術難掌握,成功地燒成鮮艷的紅色色澤例子並不多。釉裏紅在元代景德鎮創燒,明洪武年間較為盛行。而以宣德(1426 – 1435)、清康熙(1662 – 1722)、雍正(1723 – 1735)時期製品最為出色。

    此碗為明洪武時期製品。碗口微敞,深腹,腹壁微鼓,圈足較大。釉色白中發灰,微微泛青,內外壁滿佈裂紋,有棕眼和漏釉現象。碗內、外均以釉裏紅繪出花紋,口沿內外及足部均繪回紋,碗內底繪折枝牡丹,內側壁繪纏枝菊花紋,外壁繪纏枝牡丹紋。

    此碗整體紋飾線條流暢,圖案清晰,為明代初期釉裏紅之佳作。
  • 鬥彩蓮花紋高足杯
    • 明 成化(1465 – 1487)
    • 陶瓷
    • 「大明成化年製」款
    • 高7.7厘米 口徑6.1厘米
    鬥彩始創於明朝宣德(1426 – 1435)年間,至成化發展成熟。鬥彩工藝是先以鈷料勾畫紋飾輪廓,或繪畫局部圖案,然後罩以透明釉,以高溫燒成青花瓷器。再在透明釉表面綴填多種低溫彩料,入窰燒第二次而成。由於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互相輝映,爭妍鬥麗,故稱「鬥彩」。

    這件高足杯侈口窄唇,弧形深腹,足底部向外撇。外壁繪番蓮紋,以青花勾畫輪廓和填入藍彩部分,並以釉上紅、黃、綠彩填綴花瓣及葉子。口沿內、外及高足外撇底部,繪青花單圈線。底部空心不密封,內以青花楷書寫「大明成化年製」兩行六字款。此杯造型端雅,瓷胎潔白,胎體輕薄,紋飾秀麗,堪稱明成化鬥彩中的精品。
  • 圓雕蟾蜍
    • 朱纓(活躍於明至清初)
    • 16 / 17世紀
    • 高2.8厘米 長4.9厘米
    • 「朱纓」款
    • 葉義醫生捐贈
    這個圓雕蟾蜍雕工精美,腹部刻有陽文「朱纓」款,是明代著名竹刻家朱纓的作品。朱纓把握了竹根的天然形狀,因材取型,巧妙地運用竹根上的瘤節和紋理,刻成蟾蜍的眼睛和身上的疙瘩,可謂匠心獨運。

    朱纓,江蘇嘉定人,活躍於萬曆(1573 – 1620)、天啟(1621 – 1627)年間。他與父親朱鶴和兒子朱稚征,一門三代都是著名的竹刻名家,以高浮雕和圓雕的刻竹技巧而聞名;而朱纓更擅長於雕刻蟾蜍、仙人、樓閣等竹器。

    中國人對竹有特殊愛好;它用途廣泛,可作編織與雕刻用途。竹的形態優美,其中空外直的特性被視為君子不屈不朽、具有氣節的象徵。至明代晚期,專業竹雕者及喜愛竹刻的文士與日俱增,當時的嘉定與金陵(今南京)更成為竹刻活動的集中地,竹刻藝術便發展成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學科。
  • 鼉龍形玉水丞
    • 16世紀
    • 高6.7厘米 長15.8厘米 闊13.8厘米
    玉在中國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溫潤色澤與精巧雕工為世所珍。玉器用途多樣,自古以來,多作禮器、工具、個人飾物、陪葬品,甚至是權力的標誌。

    此瑞獸形水丞由青玉雕成,帶褐色斑。這瑞獸稱為鼉龍,帶龜甲,頭似龍,有獨角,卷耳,凸眼,火焰式眉毛,身及頸有鱗片,足有五爪。底部刻成旋渦狀,波浪由中向外伸延,浪花自器底翻至獸甲。獸甲滿佈六角形紋,外飾雲雷紋,中央骨脊外露。背部有圓形凹位,作貯水之用。
  • 銅胎畫琺瑯開光花鳥紋葫蘆瓶
    • 清 乾隆(1736 – 1795)
    • 琺瑯(畫琺瑯)
    • 高56.5厘米 腹徑33厘米
    琺瑯彩料是在明代由歐洲傳入中國,主要施於金屬胎、玻璃胎和瓷胎上。清代畫琺瑯器多由歐洲經海路傳入廣州,當地人仿效燒製,製法是先在銅胎上塗施一層不透明琺瑯釉,入窰燒後使表面平滑,然後繪上圖案,再經焙燒而成。

    此瓶為銅胎,葫蘆形。瓶身呈瓜棱狀。通體施琺瑯彩,在滿佈斑點的黃釉地上繪葫蘆蔓籐,代表瓜瓞連綿,寓意多子多孫;並配以白梅、綠葉、蝴蝶及草蜢等裝飾。瓶腹兩面有開光,內施天藍地繪以花卉、小鳥及蝴蝶。此瓶體積大、顏色鮮艷,描繪細緻,實為銅胎畫琺瑯器中之精品。
  • 鬥彩暗八仙紋笠式碗
    • 清 乾隆(1736 – 1795)
    • 陶瓷
    • 「大清乾隆年製」 款
    • 高5.4厘米 徑20厘米
    • 中國歷史博物館捐贈
    清代乾隆年間,彩瓷製作發展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此鬥彩八仙紋碗侈口、寬沿、折腰、高足,形如覆笠。內壁繪八仙的法器,即「暗八仙」紋,外壁飾四季折枝花卉。鬥彩工藝是先以鈷料勾畫紋飾輪廓,或繪畫局部圖案,然後罩以透明釉,以高溫燒成青花瓷器。再在透明釉表面綴填多種低溫彩料,入窰燒第二次而成。由於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互相輝映,爭妍鬥麗,故稱「鬥彩」。圈足內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款。

    八仙是道教傳說人物,清代裝飾常見採用,而「暗八仙」則只繪畫八仙專用的器具,作為其獨特記號。八仙器具包括﹕鐵拐李的葫蘆、呂洞賓的劍、張果老的漁鼓、漢鍾離的扇、何仙姑的荷花、韓湘子的簫、藍采和的花籃及曹國舅的玉板。它與「八仙」圖案一樣帶祝頌長壽之意。
  • 牙雕鵝形鼻煙壺
    • 清 乾隆(1736 – 1795)
    • 象牙
    • 「乾隆年製」款
    • 高3厘米 長4.7厘米
    早在16、17世紀,歐洲已很流行吸鼻煙,更常以鼻煙壺當禮物饋贈親友。明代晚期,這股風氣傳入中國,至清代,吸食鼻煙成為朝廷上下的風尚。鼻煙壺便是用來盛載鼻煙的用具,也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清代鼻煙壺用料多樣,有金屬、陶瓷、玉石、漆、玻璃、象牙、竹,無論在造型及物料方面,均能充分代表當時多元化的手工藝技巧。

    這件鼻煙壺乃清宮內府御製,象牙質,器身作鵝形,通體以淺浮雕及刻劃線條表現羽毛,鵝眼綴以黑色、額頭鑲有紅石、喙部角質鑲嵌,形態自然。腹部設蓋,蓋有暗鎖,不熟知的人難以開啟。內附原裝壺匙。底部以染褐色象牙表現鵝的蹼足,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壺蓋內刻有篆書「乾隆年製」雙行四字款。

    乾隆皇帝對於象牙雕刻工藝品頗有偏愛。這件鼻煙壺構思巧妙,造型優美,刻工圓潤,紋飾清晰,細部處理極為精緻,充分表現18世紀象牙雕刻工藝的高度水平。
  • 雕九龍紋犀角杯
    • 清代(1644 – 1911)
    • 犀角
    • 高13.6厘米 長18厘米 闊12厘米
    犀角在中國藥物學上有清熱、解毒的功用,並被認為可以有測試食物是否含毒的功能。犀角的形狀由寬而窄,最適宜用作製造酒杯之用,所以現時所見的犀角器,以酒杯最多。

    此杯由一褐色犀角雕成,侈口,歛足,底部和內方染成深褐色。杯身以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成九條四爪龍,在雲間、岩石間翻騰、追逐火珠,並攀過口沿形成手把,又穿過外壁鑽入杯內。

    犀角杯上常見的「龍」多是螭龍,四足,身上沒有鱗。至於真正帶鱗的逐珠雲龍則較少見。而此杯雕有九龍更屬罕有,可能是宮中之物。
  • 紅套粉料山水人物長頸瓶
    • 18世紀下半葉
    • 玻璃
    • 高28.6厘米 腹徑13.8厘米
    玻璃製作工藝在中國至少有2,500年歷史。它是一種由人工合成的物質,主要成分為石英,加上鉛、鋇、鈉、鈣等元素組成,經高溫煅燒融合,便結成玻璃狀物質。

    至清代,由於康熙皇帝鍾愛玻璃工藝品,下旨在隸屬於養心殿的造辦處設立玻璃廠,並從山東博山和廣州引進玻璃工匠至京城生產御用器物。同時,在山東博山的顏神鎮、廣州及蘇州均出現民間生產中心。因此,清代玻璃製作發展蓬勃。

    此瓶器身圓形,直身長頸。雪花粉白料的瓶身外面套上紅料,然後施以浮雕。主體紋飾位於頸部和腹部,刻山水人物紋,頸部刻蕉葉紋一圈,肩部飾以蓮瓣紋。刻工精細,紋飾安排巧妙,空間、構圖兩相呼應,充分反映18世紀玻璃製作水平和裝飾風格。
  • 點翠嵌寶石蝠蝶花卉鈿子
    • 清代(1644 – 1911)
    • 點翠、珍珠、半寶石
    • 長29厘米 闊16.5厘米
    歷代宮廷訂立了嚴謹的服飾制度;上至皇帝,下至各級官員以及侍從等服飾,無論在質料、顏色與紋飾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踰越。而清代后妃在吉慶場合穿常服和吉服時,頭上大都會戴上鈿子作為裝飾。

    此鈿子形似覆箕,平頂,配戴時前部比後半部高。以籐枝或鐵絲製成內胎,再纏裹黑絨或緞條。骨架編成後,再在上面安排一組組「鈿花」。這些鈿花多是吉祥圖案,先以金銀累絲製成各式花卉、鳥獸、蝠鼠(帶「福」之諧音)等輪廓,再鑲以珍珠寶石和翠鳥羽毛。這種精巧的鑲嵌技法,為清代流行的裝飾風格。此鈿子不單滿佈鈿花,頸後邊沿更垂有珍珠寶石貫串的流蘇,顯示它是穿吉服場合佩戴的。當穿戴者走起路時,各組鈿花隨之搖曳,婀娜多姿。
  • 達摩
    • 劉傳(1916 – 2000)
    • 20世紀中期
    • 陶瓷
    • 高47厘米
    • 「灣溪劉傳」款
    石灣是廣東重要民窰之一。石灣陶器主要包括日用器皿和藝術陶塑。當中尤以造型活潑生動,具有強烈民間色彩的陶塑最備受稱譽。塑像多以民間故事、傳說與戲劇小說人物為題。

    此達摩取材自家傳戶曉的佛教故事。達摩在公元520年到中國,曾應梁武帝詔與他論佛法,最後因意見不同,達摩於是渡江而去,在少林寺中棲身。

    此模印達摩像,底部蓋有「灣溪劉傳」四字篆文款,是20世紀著名石灣陶藝家劉傳在1960年以前的作品。劉傳被視為潘玉書以後使石灣陶藝發揚光大之陶塑家,他善於塑造傳神的塑像。由此達摩靈活的姿態、傳神的面目表情、流暢的衣褶、適當的人體比例等細膩表現,便可得知。除此以外,石灣塑像另一特點是釉彩鮮明,此像採用了清至民國石灣窰盛行一時的石榴紅釉色,紅釉流淌過衣摺邊沿處形成白色的「燈草邊」,為其特色。鮮艷的釉色再配合達摩誇張的形象,相得益彰。
  • 白料加彩螭龍纏枝花卉包袱瓶
    • 清 乾隆(1736 – 1795)
    • 玻璃
    • 「乾隆年製」款
    • 高18.5厘米
    此玻璃樽仿如一個黃色包袱,樽頸飾以一個浮雕絲帶繫結,白色玻璃樽身飾以鮮艷奪目的琺瑯料繪花紋。錦地上繪有牡丹、芙蓉、桃花與石榴花組成的圖案,上面再畫上十二條螭龍,分別在纏枝花叢間翻騰穿插,生動優美。

    琺瑯彩繪玻璃的工藝,始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1696年,康熙下旨設立玻璃廠,玻璃廠在盛清不斷擴大,為宮廷燒造大量玻璃製品及賞賜用品。至雍正(1723-1735)及乾隆期間,製品無論是品種、色彩、造型和裝飾工藝方面也達至高峰。此件玻璃器反映乾隆時期繁縟華麗的裝飾風格,紋飾細緻繁密,做工極為精細,樽背的一朵花蕾中心更巧妙地繪畫托出「乾隆年製」四字,設計匠心獨運。
  • 刺繡十二章紋龍袍
    • 清 咸豐(1851 – 1861)
    • 絲(刺繡)
    • 高144厘米 闊204厘米
    此明黃色龍袍縫有圓領、大襟、馬蹄袖,龍袍前後幅各有一條「正龍」及二條「行龍」,左右兩肩亦各繡一條「正龍」,加上繡在衣襟裏的一條金龍,整件袍服合共繡有九條龍。無論從正面或後面看,袍服都共有五條龍,正寓意九五之尊的帝皇身份,是皇帝在一般儀典上穿著的服飾。

    袍上的十二章紋,為帝皇袍服上獨有的紋飾,象徵皇帝的權力,蘊含至善至美的帝德。此袍服上的十二章紋分別有代表為:照耀萬物的太陽;陰陽平衡的月亮;順應天理的星辰;穩重的山形圖案;應變自如的龍紋;文采華麗的華蟲;忠孝、智勇的一對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宗彝」;潔淨的藻;光明的團火;豐衣足食的粉米圖案;判斷果斷的斧頭圖案「黼」;善惡分明的「黻」。十二章紋的意義自漢代(公元前206 - 公元220年)以來已有多種學說,但大體而言,是包含尊天、隆祖、明禮、尚義的涵意。
  • 石灣窰劉海戲蟾
    • 劉傳(1916 – 2000)
    • 20世紀初期
    • 陶瓷
    • 高29.4厘米
    • 「灣溪劉傳」款
    • 胡錦超先生捐贈
    此石灣窰作品以「劉海戲蟾」為題材,劉海坐在大石上,以金錢作餌,釣引在石縫間的蟾蜍。劉海造像神情生動傳神,大石、蟾蜍、衣褶等不同物料紋理表達清楚細緻,作品後方有「灣溪劉傳」印款,是著名近代石灣名匠劉傳(1916 - 2000)的後期作品。

    劉海本名劉海蟾,民間傳說提及他前半生貪圖享樂,後來看破世俗成仙,常與三足蟾蜍作伴,愛在市集以撒金錢作幻術,勸勉世人盡早擺脫對錢財的慾望。「劉海蟾戲錢」經民間輾轉相傳,就成了「劉海戲蟾」的故事。

    「劉海戲蟾」的故事廣受世人所喜愛,劉海和蟾蜍被描繪成廣撒金錢的福神,常見於中國年畫、玉器、竹木、牙雕,以至陶塑等藝術表現上。
  • 綠釉陶烤蟬爐
    • 漢代(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
    • 陶瓷
    • 高10.4厘米 長24厘米 闊15.8厘米
    這個長方形的爐是漢代的陪葬品,四壁向內斜,底部有縱橫的透氣孔,外壁上有走獸和三角幾何紋的裝飾,爐底四足以動物作為裝飾,大家看到四隻熊托起烤爐的形態嗎?爐上的烤架放著兩排蟬,每排四隻,反映漢代人民有吃蟬的習慣。

    漢代流行厚葬,人們對這類冥器有大量的需求。蟬在古代被認為具有令死者轉世再生的能力。我們可以從流傳至今的陶製陪葬品,如屋宇、穀倉、侍從、陶俑、用具和各種生活模型中,看到2,000多年前漢代人事死如生的思想和風俗。

    漢代墓葬器物多用低溫鉛釉燒製。這個爐便用了綠釉,顏色鮮艷。綠色的釉面微微泛起銀光,是由於含鉛量較高的釉受到長期侵蝕所致。這種鉛釉含有鉛毒,所以燒製出來的釉器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只能作陪葬品。
  • 淺刻壽星臂擱
    • 清 乾隆 (1736 – 1795)
    • 高22.5厘米 闊4.4厘米
    • 葉義醫生捐贈
    此臂擱是由清代李鱓、黃慎與潘西鳳三家合作而成。李鱓與黃慎是清代乾隆年間活躍於江蘇揚州畫壇的一群革新派畫家,有「揚州八怪」的稱號。此臂擱上方的詩文由李鱓所題。臂擱下半部為淺刻壽星,為黃慎所繪。此作品最後由潘西鳳鐫刻而成,臂擱右下角刻有「西鳳」圓印。

    此臂擱壽星的面相與鬚眉等刻劃細緻入微,形神俱備,而衣紋與題詩等部分又甚能體現黃慎繪衣摺與李鱓書法的神彩與骨力。潘西鳳刻工之精湛,使他成為濮澄之後,金陵派最為著名的竹刻家。
  • 吉州窰黑釉貼剪紙四鳳紋碗
    • 南宋(1127 – 1279)
    • 陶瓷
    • 高6.5厘米 口徑16厘米
    • 郭修圃伉儷捐贈
    此碗外施玳瑁釉,內施黑褐色底釉加黃褐色窰變釉。碗中剪貼四飛鳳紋於碗邊,一朵梅花紋置於碗中心。

    這種貼剪紙花紋碗是江西吉州窰的典型器物。窰匠善於運用兩種不同釉料創造出窰變及剪紙裝飾,成為吉州窰器的特色。剪紙裝飾的做法是在上了底釉的器物上貼上剪紙花紋,然後再上一層較淺色的釉,便能造出利落的剪紙裝飾圖案及窰變釉的效果。這種技法被稱為「剪紙漏花」,是吉州窰窰匠首創的特色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