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羅桂祥藏茶具及印章藏品

  • 弦紋金錢如意壺
    • 陳用卿
    • 「(陳)用卿」刻款 (陳用卿活躍於17世紀初)
    • 高:28.6厘米 闊:22厘米
    • C81.418
    這件大型紫砂茶壺據說是明代著名陶工陳用卿的作品。陳氏活躍於明代(1368–1644)天啟至崇禎年間(1621–1644)。
    這個造型龐大的茶壺,紫砂泥色深褐,夾砂質感若隱若現。蓋鈕透雕成渾圓的金錢球狀,壺蓋以淺浮雕刻如意雲頭紋飾,為整件器皿平添不少生氣。彎曲的壺嘴與弧形的把手分量勻稱,壺腹上部以一度凸弦紋铫圍繞一周,為笨重的器身增加線條美感。壺身一面以草書刻五言詩及名款:「詩人吟白雪,才子步青雲。用卿」,有成就顯赫的吉祥寓意。
  • 直腹刻銘曼生壺
    • 陳鴻壽(1768–1822), 楊彭年(1796–1820)
    • 「嘉慶乙亥」(1815)年刻銘
    • 「(楊)彭年」;「阿曼陀室(陳鴻壽)」印, 「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郭麐)」識
    • 高:7 厘米 闊:11.8 厘米
    • C81.496
    清代最積極參與和推動紫砂壺創作活動的是金石書畫家陳鴻壽,號曼生。相傳陳氏作宰溧
    陽時,曾設計壺樣十八式,與當時名家楊彭年合作製壺。壺把下梢鈐「彭年」款,壺底
    蓋「阿曼陀室」印,壺身飾以詩文和陳曼生刻款的茶壺,稱為「曼生壺」。

    此壺肩部以篆書銘「叔陶作壺其永寶用」,壺腹側行書銘「嘉慶乙亥秋九月桑連理館
    制,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識。」底部楷書銘十五個陳氏朋友門客的名字,包括
    「江聽香、錢叔美、鈕非石、張老薑、盧小鳧、朱理堂、張殅厓、施辛蘿、高爽泉、釋懶
    堂、高午莊、繆朗夫、孫仲疋、沈春蘿、陸星卿同品定並記。」證明此壺曾在一雅集中共
    同品定。曼生壺的藝術特色不單在於壺藝、書法和文學,更重要的還在於有完整的總體設
    計,儒雅含蓄。
  • 土狗樹蛙水注
    • 約 1980年
    • (蔣),(蓉)印
    • 高:7.3 厘米 闊:9.4厘米
    • C81.451
    這個屬於文房案頭用品之一的水注,造型 取材於大自然的動植物。在空心樹段靠近出水口位置,雕塑了一隻悠然自得的土狗,相隔在注子口部的另一端是一隻虎視眈眈的樹蛙。這個紫砂注子造型栩栩如生, 捕捉了自然界獵食的情景,反映了陶藝家高度的寫實技巧及細緻敏銳的觀察能力。注子底部有「蔣」及「蓉」篆書印款。
    這件作品是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蔣蓉的傑作之一。蔣蓉在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潛洛村的一個紫砂陶藝世家。她自幼跟隨父親蔣宏皋及伯父蔣燕亭學習陶藝。在一九九三年獲頒發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譽稱號。蔣氏擅長製 作紫砂花果,作品生動逼真,技藝精湛,別樹一格,是一位被受尊重的紫砂陶藝大師。
  • 漩渦紋瓜形壺
    • 「(陳)鳴遠」刻款
    • 高:7.5厘米 闊:10.6厘米
    • C81.519
    陳鳴遠是繼時大彬以後,清初最傑出的宜興陶人。他的作品以技巧和創意見稱,特別擅
    長製作肖生一類茶壺。從此壺可見其處理筋紋器的獨特手法。據吳騫《陽羨名陶錄》記
    載,陳氏的作品為「文人學士爭相延攬」。年代待考。

    這件瓜形紫砂茶壺,泥質堅緻調夾粗砂,質感效果彷如梨皮。壺蓋邊沿呈六瓣,蓋鈕塑造成瓜蒂狀,壺把及壺流取瓜藤的造型,藤上筋脈刻畫細緻,造工典雅優美。壺流下方壺身刻有「鳴遠」兩字楷書款。
  • 外銷泰國鑲金圓壺
    • 約1907年
    • 「泰國」;「125」泰文印
    • 高:7厘米 闊:12.8厘米
    • C86.44
    早在明代(1368–1644),紫砂茶壺已外銷至泰國,到了清代(1368–1644)數量更大幅增加。這些外銷泰國的紫砂茶壺,造型以梨形、圓筒形、扁圓形和圓形為主,多配以金屬提梁,並且把器身磨光,而蓋鈕、蓋沿、口沿和壺流的尖端都鑲金或其他金屬。其中大部分訂製小壺的都是移居於當地的中國人,他們喜歡以這類紫砂小壺沖泡功夫茶。此外,仿竹節及樹幹等自然造型的傳統茶壺亦頗受歡迎。
    這個豐滿渾圓的紫砂茶壺,以質感細緻潤澤的朱泥製成,底部有三小圓足支撐及穩定壺身。幼細的壺把、尖直的壺流與寬敞的壺口成一水平,具備了典型功夫茶壺或水平壺的特色。蓋鈕、蓋沿、口沿、流尖及三足鑲金,以保護器皿脆弱的部分及增添裝飾效果。在長蓋延上及壺底分別有泰文「125」及「泰國」印款,是泰王拉瑪五世在1907年向中國訂製一批茶壺的其中一件珍品 。
  • 白文獸鈕田黃石方印章
    • 程邃刻
    • 高:3.2厘米 闊:2.2厘米 深:2.2厘米
    • C94.710
    這枚印章採用的石材是田黃石。田黃石屬於壽山石中的田坑類,出產於福建省福州壽山村水田底的古砂層,色澤潤麗,質地佳美,價值遠勝黃金,十分珍貴 。
    這枚田黃石印章是皖派重要篆刻家程邃的佳作。他以推刀衝刻的「衝刀法」刻銘「蕉林鑒定」四字印文,凹入的白文線條,體現了他凝重渾樸及富有筆趣的刀法。「蕉林」是明末清初著名書畫收藏家梁清標的別號,這枚石章大概是他訂刻的。
    程邃,字穆倩,號垢道人,安徽歙縣人,為明末清初的書畫及篆刻家。明朝亡國後,他從南京移居揚州。他博學多才,擅長山水、詩文、書法,尤精於研究金石篆刻,也收藏及鑑別古書畫和銅、玉等器物。
  • 白文青田石橢圓印章
    • 金農刻
    • 高:3.6厘米 闊:2.6厘米 深:4.4厘米
    • C94.711
    這枚印章是由金農(1687–1764)以青田石鐫刻而成。青田石是三大篆刻石材之一,產於浙江青田縣,石質細結堅緻,雕刻時爽利清脆,極易運刀。青田石多以青色為主,但亦可依其他顏色的深淺再加以分類。這枚淺醬油色的青田石章,外形呈半橢圓狀,印身上以淺浮雕刻銘樹石、花卉紋飾,線條簡練,構圖疏朗清雅,反映了金農繪畫技藝的修養。印面邊緣的弧線與印文上鐫刻有「孤山放鶴」四字,帶巉削苦硬的白文線條相互結合,產生獨特蒼涼的趣味。這類橢圓印章多被用作「鑑賞印」或作書畫上方的「引首章」。
    金農字壽門,號冬心及嵇留山民等,浙江杭州人。他五十歲才開始學習繪畫和寫作。晚年居於揚州,以售賣書畫為生。他主要從事詩、書、畫的創作,亦擅長篆刻,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 白文雲龍鈕山黃石方印章
    • 齊璜刻
    • 高:8.2厘米 闊:3.7厘米 深:3.7厘米
    • C94.581
    這枚石章上刻有半立體的龍紋印鈕,配以淺刻雲紋裝飾,神態悠然生動。石章邊款刻有五言詩句,表揚與世無爭的隱居者,它與印面白文刻銘「南陽布衣」四字的內容相互呼應。三國時期,諸葛亮未曾擔任蜀國丞相之前,曾在現今南陽城西的鎆龍岡隱居。這枚印章整體的藝術處理手法,展現了情景交融的情趣。
    齊璜(1863–1957),小名阿芝,字萍生,由於出生於湖南湘潭白石莊,因此號稱「白石」。少年時代當過木匠,所以別號木人、木居士。齊璜在二十七歲時學習書畫、詩文和篆刻。晚年定居北京,以售賣他的篆刻印章及繪畫作品謀生。齊氏的篆刻藝術集趙之謙(1829–1884)、吳昌碩(1844 –1927)等名家的大成,並且以秦、漢、魏歷代的篆書為藍本,創作出個人獨特的風格,蔚然成家。他的刀法老練,以單刀衝刻,用刀彷如用筆一般,一氣呵成而不事修飾,布局充滿了平直縱橫的氣勢及大刀减斧的寫意風格。齊氏與另一位上海篆刻名家鄧散木(1898–1963)並稱為「北齊南鄧」。
  • 朱文荷花薄意壽山石長方印章
    • 馮康矦刻
    • 高:8.3厘米 闊:1.6厘米 深:3.5厘米
    • C94.266
    壽山石產於福建省福州壽山村,質地温潤細膩,綿軟易刻,非常適用於篆刻。長方印章多作為私人印章,少用於官印。篆刻家喜歡以長方形印章作齋館印、詩句印、鑑賞印和蓋在字畫上角的引首印章。
    篆刻家在這枚石章上以淺浮雕技巧,細緻刻劃荷花及鷸鳥的輪廓,表現了他在繪畫方面的修養。印面以圓朱文鐫刻「友梅」二字,線條流麗俊逸。這枚印章是馮康矦為許友梅而製作,許氏於一九三○年代設立了一間「鴻雪軒」,專門代理古今名畫。
    馮康矦(1901–1983),名强,號老康、眇叟,廣東番禺人。他十三歲學刻印,以黃士陵(1849– 1908)的篆刻作為藍本,畢生致力於金石文字的研究。馮氏亦曾跟隨温其球學習繪畫及劉留庵學習篆刻。他精擅篆刻、書法,尤以篆書著稱,間亦繪畫山水及花鳥。晚年定 居香港,專心從事創作。
  • 耀州窰青釉刻折枝牡丹橢圓注子
    • 北宋(11 世紀)
    • 高:22.3 厘米 闊:16.5 厘米
    • C85.37
    耀州窰是北宋(960–1127)著名瓷窰之一,窰址以位於現今中國陝西省銅川市的黃堡鎮為代表。早在唐代(618–907)耀州窰已有燒製黑釉、白釉及青釉瓷器,北宋中期以後,以青釉瓷器的發展最為鼎盛,器物以刻花及印花裝飾為主。
    這個窄長橢圓形的青釉刻花注子,器身罩上一層淺橄欖綠釉,釉面滿佈細碎的冰裂紋片。從寬闊的喇叭狀口觀察,可清楚看見口沿至頸部位置有明顯的拉坯痕跡。接連在壺口下的編帶把手,一直伸展至器物的腹部。器腹刻有淺浮雕折枝牡丹紋,刀法銳利,線條流暢,充滿了活潑自如的節奏感。
    「點茶法」是宋代(960–1279)主要的備茶方法,它是將碾成粉狀的茶末放入茶盌內,再以注子將沸水直接注入盌內,把茶末溶和,再以茶筅攪拌調製成沫餑豐富的茶湯。這類帶有彎曲細長壺流的注子,在傾注沸水時,水流猛而有力,是專為配合「點茶法」而創製的茶具。
  • 建窰黑釉兔毫斑茶盌
    • 南宋(12–13 世紀)
    • 高:6 厘米 直徑:12 厘米
    • C81.235
    這個出產自建窰的兔毫斑茶盌是宋代(960–1279)鬥茶必備的工具之一。建窰窰址位於今天的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產品以黑釉茶盌為主,胎體呈深褐色。由於這個黑釉茶盌釉面燒製成條狀的結晶斑紋,形狀彷如幼嫩的兔毫尖,因此被稱為兔毫盌。
    北宋人論茶的專著如《茶錄》及《大觀茶論》等,對建窰黑釉茶盌都給與極高的評價。由於宋代人們崇尚「鬥茶」的玩意,在鬥茶時首先比試茶湯的顏色。經過茶筅擊拂調和而成的茶湯,以能呈現白色的泡沫至為可貴。這類黑釉茶盌最能襯托出白色的沫餑,而且它們厚重的胎身,能有效保持茶湯的溫度;盌底深度適中,方便觀察茶湯,因此深得鬥茶人士的鍾愛。
  • 仿日式五彩開光花卉紋八瓣茶壺
    • 清代 康熙(1690–1700)
    • 高:15.2 厘米 闊:18.4 厘米
    • C90.15
    這件清代康熙朝五彩花卉紋茶壺,壺蓋微向上拱,壺身呈八瓣瓜稜形,凸起的稜形部分以青花線劃分為八組長方形的開光。每組開光內以藍、綠、黃及紅彩繪畫了各種不同的折枝花卉圖案,其中分別有葵花、石榴花和菊花。壺把及壺嘴則以綠彩繪畫纏枝蓮紋作裝飾。這種景德鎮仿製日本柿右衛門風格以迎合西方市場的中國外銷瓷器,十分罕見。
    在十七世紀晚期,荷蘭東印度公司首先把日本柿右衛門瓷器引進歐洲。 由於這類瓷器繽紛奪目的釉彩及紋飾,因此很快便廣受歡迎。自1644年明代覆亡之後,日本有田縣燒製的這類外銷瓷器便獨佔鰲頭,而且對歐洲陶瓷風格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直至清代康熙朝(1662–1722),中國景德鎮外銷瓷器的貿易才重新恢復領導的地位。
  • 五彩十二花神杯
    • 清代 康熙(1662–1722)
    • 「大清康熙年製」青花款
    • 高:5 厘米 直徑:6.5 厘米
    • C81.245
    這套杯胎身極薄,分別繪上代表各月份的花木,畫工精緻細膩,紋飾多以黑彩勾勒,襯
    景花草水石則以鈷藍或其他彩料繪畫,杯身背面以青花書五言或七言詩句,並附「賞」
    字小方印(除了十二月份杯)。從質感和風格上觀察,一月、二月、四月和十二月份花神
    杯是來自其他花神套杯,而且年代可能較晚。這套稀有的十二花神杯上的紋飾及其所代表的月份,曾在1989 年茶具文物館出版的「花神」展覽場刊中論及。值得注意的是歷來對各月份當令花卉及這套杯的排列次序,皆有不同說法。
  • 鬥彩歲寒三友壺
    • 清代 雍正(1723–1735)
    • 「大清雍正年製」青花款
    • 高:13.6 厘米 闊:19 厘米
    • C81.115
    這件鬥彩歲寒三友壺,橢圓的壺身造型像一只雞蛋。扁環狀的蓋鈕與環形的大壺把及呈「s」形的壺嘴互相呼應,充滿流暢圓轉的動態。壺底以青花篆書寫上「大清雍正年製」款。這件歲寒三友壺原先是與藏於英國戴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的另一個配成一對。
    松、竹、梅均屬於耐寒植物,一向有「歲寒三友」的美譽。「松」象徵堅毅及長壽,「竹」蘊含正直清逸的氣節,「梅」則喻意品格高潔堅貞。「歲寒三友」是中國藝術裝飾廣受歡迎的主題。
    這個壺身上的「歲寒三友」紋飾,是屬於釉下青花加釉上彩繪混合而成 的「鬥彩」裝飾。製作方法首先是以青花勾勒植物的輪廓,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然後以攝氏1200度的高溫完成初步燒製。接著再以綠、紅、紫色彩料按青花輪廓填染,突出樹木花卉深淺不同的色調,經約攝氏800度的再燒,製成這個柔和雅淡而富生氣的「歲寒三友」紋壺。
  • 青花書法蓋杯連托碟
    • 清代(19 世紀初)
    • 「滿堂福記」青花款
    • 杯高:5.2 厘米 直徑:10 厘米, 碟高:2.7 厘米 直徑:13.4 厘米
    • C81.250
    這個蓋盌可分為蓋、盌和托碟三部分。外壁以青花書寫多首唐代七言詩句,內容多感歎人生及時光流逝。文筆工整的楷書字體,成為器皿上獨特的裝飾圖案。蓋頂、盌底及托碟的底部皆寫上「滿堂福記」楷書款。由於蓋盌的胎身薄如蛋殼,因此在邊沿位置均鑲嵌銅邊作為保護。
    蓋盌又稱為焗盅,是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創製的一種連杯托附蓋的茶具。敞口的蓋盌,除了方便注水,亦有助傾出茶湯至小茶杯中飲用。直接以蓋盌品茗的人士喜歡一手拿著杯托,承著茶盌,一手用蓋輕輕撥開湯面的茶葉,從蓋和盌的間隙啜飲茶湯。由於蓋盌散熱速度比茶壺快,因此多被用於沖泡綠茶和花茶。
  • 釉裡紅歲寒三友紋玉壺春瓶
    • 明代 洪武 (1368–1398)
    • 高 : 32厘米 口徑 : 85厘米 腹徑 : 20.7厘米 足徑 :11.6厘米
    • C94.73
    這件玉春瓶是由上、中、下三部分黏合而成。瓶口點綴了卷草紋,而圍繞著瓶頸的部分,由上而下相繼是芭蕉紋、金錢紋和疊浪紋。壺身以釉裡紅繪畫松、竹、梅歲寒三友及庭園景物,空隙位置以茶花和芭蕉作為點綴。整個構圖連綿不斷,非常豐富。圈足處繪有卷草紋,而圈足上方則繪有一道蓮瓣紋。這件器皿腹部的花卉紋飾是重心及焦點的所在。它的空間處理手 法,也正好反映了近東收藏中以紋飾繁褥的大盤為代表的早期外銷瓷,與十五世紀完全中國化作品之間的過渡期風格。
    這個玉壺春瓶是以銅紅料在瓷坯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以高溫一次燒成釉裡紅裝飾。可是由於氧化銅容易揮發,因此原本要燒出紅色的這件器物卻被燒壞而變成灰褐或泥褐色,這也正好解釋為何現存成功燒製的釉裡紅器物數量並不多。
  • 青花雲龍紋扁壺
    • 明代 永樂 (1403–1424)
    • 高: 45 厘米 口徑: 8 厘米 闊: 35 厘米
    • C94.74
    這類撇口直頸的壺,是用來盛水或酒的器皿,因它們扁圓的壺腹而被稱為「扁壺」。這款壺式開始出現於明代永樂時期(1403–1424)。在這個白釉微泛青的瓷壺上,兩面分別繪畫一隻三爪龍紋,間隙的地方以雲火紋作裝飾。頸部繪畫了三組卷草紋,器口下繪畫了一週纏枝花卉紋,筆意揮灑自如,帶有雄健豪放的風格。
    明代永樂、宣德(1426–1435)兩朝是青花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成就被譽為「開一代未有之奇」。當時使用於瓷器上的青花色料是由波斯輸入的「蘇尼勃青」或「蘇麻离青」料,它的特點是發色深藍蒼翠、明艷渾厚。這種鈷料燒製出來的青花紋飾有滲青和暈散的現象,並且呈黑青色的結晶斑;由於青花濃淡不平勻,因此用手撫摸器皿時,可以感覺到釉面凹凸不平的質感效果。
    此外在永樂朝的官诖器皿上署款的習慣並未普及,到了宣德時期,瓷器上才盛行書寫帝號年款。像這類器型大、質素高的扁壺,壺底並無署款,年代應早於宣德朝。
  • 青花瓜籐紋宮盌
    • 明代 成化(1465–1487)
    • 「大明成化年製」青花款
    • 高:6.8厘米 口徑:15.4厘米 足徑:5.3厘米
    • C94.78
    這個侈口窄唇的盌,外壁弧形線條優美,配以矮小的圈足,整體造型端雅。盌的外壁以青花繪畫了三組瓜籐紋,盌內雅淡並無裝飾。微凹的底部以青花書寫「大明成化年製」兩行楷書款,外圍加上雙圓圈。像這類造型典雅優美,以青花繪畫花卉、瓜果或山水人物的小盌,一般稱為「宮盌」,是宮延御用的食器 。
    明代成化時期(1465–1487)白瓷胎質純淨,大部份製作的瓷胎,胎體輕簿、玲瓏通透,而青花燒製技巧亦十分高超,發色青逸雅淡,釉面厚潤光潔,沒有以往青花瓷器桔皮紋的瑕疵。這個時期所採用的青花料是中國江西本土生產的「平等青」或「陂塘青」。它的特點是呈色穩定柔和,略帶青灰調子,繪畫輪廓若隱若現。雖然有些鑒賞家特別喜歡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雄健豪放的風格,但是以燒造技巧質素及作品的纖秀淡雅而論,明代成化朝的青花瓷器確實已達至顛峰。
  • 黃地粉彩開光茗茶人物書法壺
    • 清代 乾隆(1736 –1795)
    • 「大清乾隆年製」青花款
    • 高:12.6 厘米 闊:17 厘米
    • C1981.0073
    清代乾隆皇帝(1736–1795)既嗜好品茗亦雅好文學,他的茶詩作品約有200多首。這是一件御製的茶壺,彩繪精緻,壺身一面開光內繪有亭園茗茶人物,另一面則書寫了一首「冷泉亭觀採茶作歌」。這首詩是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州時,看見茶農採製龍井茶的辛勞情景,有感而發的作品: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地爐文火續續添,乾釜柔風旋旋炒。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採茶朅覽民艱曉。乾隆御製


    茶壺其他部份如黃地開光上遍繪串枝花卉紋樣,壺及蓋內則敷有淺松綠釉。
  • 汝窰青釉筆洗
    • 北宋晚期,12世紀初
    • 高:3.6厘米 直徑:13.5 厘米
    • C94.64
    汝、定、哥、鈞、官是中國宋代的五大名窰。12世紀初的汝窰瓷器極為稀少,傳世不足70件。此汝窰器附有一摺由陳元煇於清光緒丙午(1906)仲秋日墨書的背景資料。文中記述陳元煇之父陳瑞安於北京琉璃廠獲得此汝窰筆洗。器物的底部原有乾隆皇帝於己亥年(1779)所題的一 首詩:
    趙宋青瓷(窰)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油,而今景德無斯法,亦自出藍寶色浮。
    由於恐怕藏有清室帝皇藏品會被降罪,陳瑞安於是把該首詩移去。台北故宮博物院及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亦擁有同類典藏。
  • 半葫蘆形刻銘曼生壺
    • 陳鴻壽(1768–1822), 楊彭年(1796–1820)
    • 19 世紀初
    • 「曼生( 陳鴻壽)」刻 「( 楊)彭年」;「吉壺」
    • 高:7.9 厘米 闊:10.8 厘米
    • C81.401
    踏入19世紀初期,文人雅士喜歡在造型簡單及光身的茗壺上發揮他們在書畫篆刻各方面的才華。這時期有不少著名陶工與文人士大夫合作製壺,在壺身刻上詩詞古語或有宗教意味的銘文,並附有陶人姓名字號與及堂館閣齋諸號的刻款。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是活躍於清代乾隆晚期到道光初年的江南重要文人,一生留下了許多藝術作品。陳鴻壽作溧陽(即今宜興附近)縣令時,曾設計18 式壺樣,延聘當時名家楊彭年(1796–1820)和邵二泉(活躍於19世紀初至中期)製壺。其中壺把下方鈐「彭年」款,底蓋「阿曼陀室(曼生齋名)」印,壺身飾以詩文和陳曼生刻款的茶壺,稱為 「曼生壺」。
    自明代開始,飲茶不再碾茶成末,而是以全葉沖泡,因而出現了泡茶用的茶壺。清代人除喜用瓷質帶釉的茶具外,更認為宜興所產的紫砂壺為泡茶的極品用具。紫砂茶壺獨特的泥質,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透氣性能,經年使用的茶壺,內壁日漸積聚茶漬,使泡茶後茶味更為醇厚,而且它們優雅而樸 素的造型,也迎合文人雅士的審美要求。
  • 刻銘井欄提梁扁壺
    • 顧景舟(1915–1996)韓美林(1936–)
    • 「丁卯年(1987)冬景舟美林製於丁山」刻
    • 「顧景舟」;「景舟」;「舟」;「歷下(韓)美林」印
    • 高:14.8 厘米 闊:14.2 厘米
    • C88.33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江蘇宜興川埠鄉上袁村人,是20世紀晚期最傑出的紫砂陶藝家之一。顧氏出身紫砂世家,自少隨祖母邵氏學藝,20歲便躋身於名家之列。1955年,他曾合力組織紫砂工藝廠,積極培育後代。1978年獲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職稱,1988年更獲國家頒予工藝美術大師榮譽。
    這件紫砂壺是顧景舟與著名紫砂壺設計家韓美林(生於1936年)合作而成的傑作。顧氏在傳統的基礎上建立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件作品的造型嚴謹,線條流暢與規整兼容,比例獨到,手工精巧,風格典雅,把紫砂壺造型藝術的特點充分表現。
    顧氏的作品屢被選為國家禮物,並曾多次獲國家質量評比的金質獎、銀質獎等獎項。此外,顧氏更獲得「一代宗師」、「壺藝泰斗」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