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
吳冠中畫作及個人文獻
吳冠中 (1919 – 2010) 是二十世紀中國以至國際畫壇的一代大師,生於江蘇宜興,早年考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師承林風眠、潘天壽。1947年考獲獎學金遠赴法國留學,當年一同赴法的還有雕塑家熊秉明。1950年吳冠中決定回國,期間途經香港。他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被調配到河北農村勞動,但仍堅持繪畫。歷年來他從油畫入手,轉向水墨後,一直中西求索,作品糅合了中國傳統水墨與西方現代繪畫的美學觀點和內涵,樹立了獨特的「吳家作坊」特色,創下不少經典作品。
吳冠中與香港淵源甚深,他先後多次踏足香港,舉辦畫展,亦常應邀出席學術研討會及演講,廣結藝緣。他還專門到香港街頭寫生,畫作屢以香港城市風物為題材。2002年,吳冠中於香港藝術館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作公開寫生示範,冒雨描繪維港景色,蔚為藝壇佳話。他對香港的文化環境極表讚賞,曾明言香港是一個制度公正、做實事、重真性的地方,是他「可以看到東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匯點,與他的藝術創作不謀而合。
吳冠中曾表示他最優秀的作品是要留給國家和人民大眾的,生前多次向國內外的公營博物館捐贈作品。歷年來他及家人對香港藝術館捐贈不斷,至今累積達450多項,連同藝術館早期購入的兩幅畫作及私人收藏家的捐贈,香港藝術館成為擁有吳冠中作品最多及最豐富的藝術機構,並成為國際上現代中國繪畫收藏及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
這批珍貴的藏品包括吳冠中從具象邁向抽象的油畫、水墨畫、七十年代下鄉「糞筐」時期的畫作、多幅經典畫作的素描寫生原稿,以及個人文獻例如文章手稿、畫箱及畫具、留學法國證件、法國政府頒授勳章等珍藏,完整呈現藝術家逾半世紀創作的重要歷程,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亦見證着吳冠中與香港藝術館的珍貴情誼。
-
鄉情與鄉愁
-
1991
-
水墨設色紙本
-
83.5 x 164.5厘米
藝術館購藏了兩幅吳冠中的作品,這幅畫作便是其中之一。當中燕子、粉牆黛瓦及藤蔓常常出現在吳冠中繪畫他家鄉江南的畫作中,成為他發展江南系列的重要標記。
他曾寫道:「我畫過不少藤蘿,惑其曲折多變。每寫生命之藤,即便刻畫得真實細緻、淋漓盡致,事後總感到仍未能曲盡其纏綿。圖畫有情思未盡,情結未解。」他着迷於此題材,也許正是緣於一種鄉情與鄉愁。 -
-
雙燕
-
1981
-
水墨設色紙本
-
69 x 138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黑、白、灰是江南春陰的主調,也是吳冠中作品銀灰主調的基石,是他藝術道路的起步。他曾說過:「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在眾多江南題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認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雙燕》。」
《雙燕》以中國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幾何的概念,啟發了吳冠中在八十年代積極探索東、西藝術結合的創新路徑。此後他繼續嘗試用近乎抽象的幾何去表達東方情思,創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藝術館舉辦「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大型回顧展,將《雙燕》、及後創作的《秋瑾故居》及《憶江南》並列,以展現吳冠中從具象到接近抽象的進程。吳冠中參觀展覽後非常欣賞這個呈現手法,形容自己「心靈的隱私被示眾了。不同時期作品的篩選與組合揭示了作者數十年來奔忙於何事……作者的喜悅莫過於被理解,遇知音。」
就這樣,吳冠中把這三個女兒都交托給香港㙯術館這個知音了。 -
-
秋瑾故居
-
1988
-
水墨設色紙本
-
68 x 137.4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黑、白、灰是江南春陰的主調,也是吳冠中作品銀灰主調的基石,是他藝術道路的起步。他曾說過:「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在眾多江南題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認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雙燕》。」
《雙燕》以中國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幾何的概念,啟發了吳冠中在八十年代積極探索東、西藝術結合的創新路徑。此後他繼續嘗試用近乎抽象的幾何去表達東方情思,創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藝術館舉辦「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大型回顧展,將《雙燕》、及後創作的《秋瑾故居》及《憶江南》並列,以展現吳冠中從具象到接近抽象的進程。吳冠中參觀展覽後非常欣賞這個呈現手法,形容自己「心靈的隱私被示眾了。不同時期作品的篩選與組合揭示了作者數十年來奔忙於何事……作者的喜悅莫過於被理解,遇知音。」
就這樣,吳冠中把這三個女兒都交托給香港㙯術館這個知音了。 -
-
憶江南
-
1996
-
水墨紙本
-
69.5 x 138.5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黑、白、灰是江南春陰的主調,也是吳冠中作品銀灰主調的基石,是他藝術道路的起步。他曾說過:「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在眾多江南題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認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雙燕》。」
《雙燕》以中國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幾何的概念,啟發了吳冠中在八十年代積極探索東、西藝術結合的創新路徑。此後他繼續嘗試用近乎抽象的幾何去表達東方情思,創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2002年,香港藝術館舉辦「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大型回顧展,將《雙燕》、及後創作的《秋瑾故居》及《憶江南》並列,以展現吳冠中從具象到接近抽象的進程。吳冠中參觀展覽後非常欣賞這個呈現手法,形容自己「心靈的隱私被示眾了。不同時期作品的篩選與組合揭示了作者數十年來奔忙於何事……作者的喜悅莫過於被理解,遇知音。」
就這樣,吳冠中把這三個女兒都交托給香港㙯術館這個知音了。 -
-
都市之夜
-
1997
-
水墨設色紙本
-
96.3 x 179.8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除了小橋流水的水鄉情懷,繁華的都市也是吳冠中喜歡入畫的題材。他作了各種探索,竭力想以水墨表現夜都市的亮度,卻總是感到水墨在渲染後效果太弱。
積累多次表現夜都市的成敗後,他於78歲時創作了《都市之夜》,並撰文詳述了探索的過程和當中的體會:「我首先着力於濃墨粗筆的橫與直的交錯,樓層間參差錯落的錯覺,似樓非樓都是樓,前樓後樓碰撞不相讓,極目層樓,誰主沉浮,頂天立地爭春秋。其實畫面表現的是樓群之整體而非具體的樓與樓的加法,因而其中並無某一座具體而獨立的樓,而且也不是香港,不是東京,不是紐約,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大點小點,是窗是戶,非窗非戶,都屬樓形之輔助,線面之幫腔。那濃重的紅、黃、綠色塊色點,跳躍着鑲嵌在黑、白、灰的層面上,是夜之眼,燈紅酒綠的噴發,畫面的最強音。」
這幅畫作可說是體現了藝術家對中國畫現代化的觀念,亦展現了他在藝術中永不言倦的探求精神。 -
-
扎什倫布寺
-
1961
-
油彩板本
-
44.6 x 119.6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此乃吳冠中其中一幅較早期的油畫,而西藏是其中一個影響他創作手法的地方。
1961年,吳冠中跟隨美協組織畫家到西藏寫生五個月。雖然路途艱險,又要面對高山氣候,身體十分難受,心情卻是興奮得「如獲彩票」。他坐車途經一個地點時覺得那裡風景別具魅力,構成新穎奇特的畫境,於是決定明日一大清早要提着畫箱到那裡寫生。可是走了四個多小時卻總找不到昨日的景色,反覆比較下他才恍然大悟是速度改變了空間,不同方位和地點的雪山、飛瀑、高樹、野花等等被速度搬動,在錯覺中構成異常的景象。
這個經歷使他開始在畫作中「移花接木」,對不同景物的遠近與左右安置作了極大的調整,為構圖增添創意。他稱這創作方式為「搬家寫生」。《扎什倫布寺》便是其中一幅「搬家寫生」出來的成品。 -
-
水巷
-
1997
-
油彩布本
-
73 x 60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生長於宜興,雖曾走遍大江南北去寫生,他卻總是情牽江南。《水巷》是他心中典型的江南人家。
他特別喜歡早春時份的江南,呈現着朦朧的半透明的冷灰色調,與白牆黑瓦構成寧靜和諧的畫面。其中有一些紅、黃、綠的彩點,吳冠中形容像是鑲嵌似的點綴了畫面,它們代表了江南人家的活動、晾曬的衣裳。由於在整體銀灰調環境中佔面積極小,是色彩的濃縮點,就算鮮艷的色彩也不會刺眼。這些彩點亦成為他畫作的特色之一。 -
-
苦瓜家園
-
1998
-
油彩布本
-
80 x 100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早於年青時代,吳冠中以「荼」為筆名,「荼」即「苦」也,預示追求藝術的道路永無坦途。
吳冠中一生確實經歷過崎嶇曲折,他曾以苦瓜比喻自己的命運:「誰也沒有選擇投胎的自由,苦瓜藤上結的是苦瓜子,我晚年作過一幅油畫《苦瓜家園》。苦,永遠纏繞着我,滲入心田。」
對於他而言,苦瓜不苦,因他已嚼透黃連。 -
-
維港寫生
-
2002
-
箱頭筆及水彩紙本
-
36 x 57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2002年,「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展覽期間,吳冠中於香港藝術館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作公開寫生示範,冒雨描繪維港景色,蔚為藝壇佳話。
通過畫家的文字,我們更可體會他在整件事情上的心路歷程。他憶述:「由於群眾的熱烈要求,藝術館與我商量,希望我做一次公開寫生示範。我作畫一向不願人旁觀,更不做示範表演,表演時是無法進入創作情緒的。但他們解釋,如今畫家很少寫生,青少年不知寫生從何着手,而我長期不離寫生,希望不錯失這唯一的良機,給年輕一代一些鼓勵吧!我無法推辭主人的心意和群眾的熱忱,就只好做一次『服務』性的寫生示範,重在服務,難計成敗了。他們準備從第一筆落紙便開始攝像,一直到最後一筆結束,展示寫生的全過程,將作為稀有的資料檔案。對象就選維多利亞海港,我就在藝術館的平台上寫生……寫生那天,大廳裏擠滿了人,但,天哪!天降大霧,視線不及五十米,維多利亞港的高樓大廈統統消失於虛無縹緲間。濃霧不散,群眾焦急,我當然不願有負群眾的渴望,便憑記憶,對着朦朧表現海港的層樓和往來的船隻,而在如何構成樓群,其落筆先後和控制平衡等手法中也許還能予人一些參考,寫生並不是抄襲對象,寫其生,對『生』的體會,人各有異。」 -
-
補網
-
2009
-
油彩布本
-
80 x 100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1982年,吳冠中在浙江温嶺縣石塘漁村從高山鳥瞰漁港,看到被拉扯開的漁網如伏卧着的巨大蛟龍,漁民衣衫的彩點分佈在漁網上,彷似是音符疏疏密密地散落在琴弦上。他看到色彩,亦看到韻律,對此景象感到十分震撼,回家後試圖依據素描稿用水墨捕捉那一刻的感受。他先用墨綠色表現漁網的真實感,卻總覺得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覆嘗試後他改用黑墨一筆過去表現漁網。黑色比綠色沉着多了,網中代表人物的彩點在黑網中閃爍得更鮮明。由於背景漁港的具象烘托,觀眾亦很容易意會這抽象形式的補網,正好體現他在對抽象繪畫須要與人民的感情有交流──「風箏不斷線」的創作理念。
《補網》水墨畫在1995年香港藝術館首次舉辦吳冠中的主題展覽「叛逆的師承──吳冠中」內展出。2009年他以油畫再次表現這主題,整體感覺再抽象一點,以黑色油彩表現的漁網比水墨更有力,由此看到吳冠中一生與油畫和水墨、東方與西方藝術之間的不斷探索。 -
-
拋了年華
-
2009
-
水墨紙本
-
69 x 138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樹老根出,荷老枝折,甯折毋屈,不惜年華。」
殘荷在吳冠中的心中有着特別的意義。他的家在北京北海公園附近,當工餘時間或節日,他常到公園散步。文化大革命期間生活苦不堪言,連畫也不敢創作。有一次他經過北海公園,看到冰封的水面上插着高高低低枯殘的荷葉與枝條,葉子都敗落,許多幹莖卻仍矗立着,顯得格外挺拔,格外烏黑,亦透露着深藏骨髓的人生苦難的滋味。悲壯又強烈的視覺效果引發他創作的欲望,卻因當時的環境壓力而未有動筆。
多年後他決心追捕逝去三十多年的畫意,以油畫表現其悲壯,以水墨表現其「寧折毋屈」的風骨。這亦是吳冠中一生的寫照。 -
-
漢柏寫生原稿
-
1974
-
箱頭筆紙本
-
102 x 312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1974年,吳冠中在蘇州光福的司徒廟看到那被乾隆皇帝命名為「清、奇、古、怪」的四株巨大漢柏。漢柏曾被雷劈,雖折臂斷腿卻依然存活,燒焦過的破片更在泥裏發出新枝。他被其獨特的形態和頑強生的命力所深深觸動,站在樹前仔細地把它畫下來。
吳冠中以其敏銳的觀察去處理此複雜的畫境,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畫家背着油畫箱繞樹叢往返尋找寫生角度,但四周都佈滿龍蛇,剪不斷,理還亂,難於下筆!最後我用幾張高麗紙接起來繞着樹叢寫生成長卷。」他返京後多次再以此題目創作,經數年後方作成一系列以漢柏為母題、點線盤纏的半抽象畫作,例如這幅《甦醒》,他形容為「沉睡後的甦醒,粗線昂揚、瘦線穿流,彩塊、色點紛飛,春遲春早,竭力表現生命力的甦醒。」 -
-
甦醒
-
2007
-
水墨設色紙本
-
48 x 59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1974年,吳冠中在蘇州光福的司徒廟看到那被乾隆皇帝命名為「清、奇、古、怪」的四株巨大漢柏。漢柏曾被雷劈,雖折臂斷腿卻依然存活,燒焦過的破片更在泥裏發出新枝。他被其獨特的形態和頑強生的命力所深深觸動,站在樹前仔細地把它畫下來。
吳冠中以其敏銳的觀察去處理此複雜的畫境,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畫家背着油畫箱繞樹叢往返尋找寫生角度,但四周都佈滿龍蛇,剪不斷,理還亂,難於下筆!最後我用幾張高麗紙接起來繞着樹叢寫生成長卷。」他返京後多次再以此題目創作,經數年後方作成一系列以漢柏為母題、點線盤纏的半抽象畫作,例如這幅《甦醒》,他形容為「沉睡後的甦醒,粗線昂揚、瘦線穿流,彩塊、色點紛飛,春遲春早,竭力表現生命力的甦醒。」 -
-
朱顏未改
-
2001
-
水墨設色紙本
-
45 x 48.2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2010年,吳冠中將四幅絕筆遺作,連同2001年繪畫的《朱顏未改》一併捐贈給香港藝術館,這作品自完成以來一直掛在吳家的客廳裏,可想而知,吳冠中對此畫有着特別深刻的感情。
他在《文心畫眼》一書中寫過一篇同名短文:「李煜哀痛地思念他失去了的豪華宮殿:只是朱顏改。流水留不住落花,落花留不住紅,誰也留不住紅。我濃抹重彩,一味顯示朱顏未改,或朱顏不改,一廂情願。」
吳冠中把線條都抽掉了,只留下色點和塊面。這樣抽象的畫面,也許有人會認為他「風箏不斷線」的線斷了,但他自己則認為「即使斷了有形的線,卻沒有放棄手中的遙控。」這條不斷的線,就是「感情」,所以他不作純形式的抽象,誠如他說:「道是無題卻有題」,作品往往別有寄意,道盡畫家心中的真說話。無論藝術形式、手法怎樣改變,感情卻不變,「朱顏未改」。 -
-
井
-
1972
-
油彩紙板
-
36.2 x 28.2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1950年從巴黎回到中國後,遇上連串政治運動,令他的人生及藝術創作受到極大衝擊。於文革時期,他曾一度被禁止繪畫,後來被允許每星期繪畫一天。由於資源短絀,他以小黑板當畫板、農家糞筐作畫架,因此被戲稱為「糞筐畫家」,但他毫不介意,因為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生命的享受,令他忘卻當下的困苦。那時他畫了一幅幅農家的風景,因為地方資源有限,所以畫的尺寸都比較細小。在這惡劣的環境下,吳冠中並沒有放棄藝術,反而在創作上不斷革新。 -
-
中國城
-
1993
-
水墨設色紙本
-
68.5 x 68.2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愛畫江南景色,不僅因為他是江南人,更主要是由於他在杭州學藝時才開始意識到美感的觸覺。
他畫過大量江南民居,當中畫得最多的是黑瓦白牆的故宅。那黑塊與白塊的組合美,對照與交錯出千變萬化的景象。他被此深深吸引,從而逐步減去房屋的具象細節,轉化成幾何結構之美。
以江南出發,吳冠中致力發展一套獨特的視覺元素,並引領觀者進入抽象美的欣賞世界。 -
-
仰望與橫看
-
2001
-
水墨紙本
-
68.7 x 139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一生竭力往返水墨和油畫之間以探索他的藝術之路。他曾比喻水墨為河流,而油畫則是那並行着的道路。他由小道開始走出去,走了一段又從小河裡遊一段,感到油畫山窮時換用水墨,然後水墨又有面臨水盡時,便回頭再走進油彩之路,到了晚期時水路陸路交替前進,是中國以至世界上少有水墨及油畫皆精的藝術家。
他在這幅畫作以簡單線條表達他常畫的白牆黑瓦,並寫道:「仰望:山外青山樓外樓。橫看:起伏人生,水陸兼程」。他的一生由艱苦至傳奇,在追求藝術的路上遇過東西方藝術的兩座巔峰,這幅畫作可謂他為自己一生的總結。 -
-
憶杭州(橋)
-
2005
-
水墨設色紙本
-
35.1 x 45.9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喜歡橋,在他成長的江南地區有很多「小橋流水人家」,常常都會把橋畫入畫中。他除了喜愛橋的詩意美,更喜歡它的形式美。圓的橋洞、弧的橋背,在他的眼中極具線條美。橋與流水相交、也與由民居組成的塊面互動,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變化多端的畫面。而橋也是線與塊面之間的媒介,是溝通線和面間形式轉變的重要元素,所以吳冠中更愛橋的象徵意義。
他曾說:「我想造一座橋,是東方和西方、人民和專家、具象和抽象之間的橋」。他既學國畫,也學西畫,以傳統繪畫為造橋的材料,努力在油畫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尋求現代化,創作一幅幅獨特的畫作。 -
-
魯迅故鄉
-
1977
-
鋼筆及墨水紙本
-
13.2 x 18.5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從小喜歡魯迅的作品,甚至曾立志要成為像魯迅那樣的文學家。他曾說過:「我一生看重三個人:魯迅、梵高和妻子。魯迅給我方向給我精神,梵高給我性格、給我獨特,而妻子則成全我一生的夢想,平凡,善良,美。」
紹興是魯迅的故鄉,吳冠中讀到魯迅以江南水鄉風物和人家為背景的小說,感到份外親切。他曾經多次專程去過紹興寫生,畫過魯迅住過的皇甫莊、外婆家故址、百草園等,1956年時還曾住在魯迅故居的廂房裡,幻想他在燈下寫作中的情景。在眾多魯迅故鄉畫作中,吳冠中認為這個畫面最具代表性:「從山頭俯視紹興城,黑、白、灰色塊,構成動人的斑駁繪畫感」。江南多平地,難以繪畫城市整體。吳冠中選取在紹興的所見所聞,通過組合構成這個俯瞰角度的畫面。 -
-
蘇州獅子林
-
1980
-
鋼筆及墨水紙本
-
23.3 x 33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具有藝術家的慧眼,往往能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美。
有一次他在蘇州獅子林看到那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太湖石群,園林面積雖細小,卻變化出多樣的風景。他看到太湖石的造型美、石與石之間穿插的線條美,以及石群組成的抽象美。他以鋼筆畫下速寫,其後創作了一幅幅以太湖石為主題的油畫和水墨畫,而這幅速寫則是其中一幅經典水墨畫《獅子林》的原型。
此畫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積以點、線、面構成太湖石群,來歌頌太湖石的抽象之美。他特意在石群高處嵌入樹木與亭,使觀眾亦不難理解所畫的是園林。吳冠中善於選取景物中的美學元素,解構為抽象的線條造型美,又不忘以藝術與民眾溝通,創作公眾都能理解的作品。 -
-
寧波水鄉
-
1980
-
鋼筆及墨水紙本
-
23.6 x 32.8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將他的其中一幅經典水墨畫《雙燕》捐贈給香港藝術館,其後我們有幸也獲得此畫的原稿《寧波水鄉》,原來它的創作過程也是十分傳奇性。
1980年代,吳冠中任教工藝美院期間,曾帶領學生到蘇州甪直寫生實習。在蘇州上完課,學生們返回北京去了,他的一位研究生鍾蜀珩隨他去舟山群島寫生。他們離開舟山到寧波準備乘火車回京,看到離開車尚有時間,便到附近觀察。一路走來,吳冠中被濱河幾家民居吸引,激動得匆匆畫速寫,鍾蜀珩發覺將近開車時間,催他急急奔回車站。他笑謂「路人見我們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在猛追,以為出了什麼事故,我們踏進車廂,車也就慢慢啓動了」。
《雙燕》的母體就是在這匆匆的一刻誕生。 -
-
吳冠中畫箱
-
木、金屬及油彩
-
8.8 x 43 x 15.5厘米
-
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捐贈
吳冠中曾說:「調色板是畫家創作的起跳板,此處烙印了作者的個性、喜怒,或隱或顯反映其風格。」
這個畫箱及調色板陪伴着吳冠中走遍大江南北、創下了不少作品,如今都捐贈予藝術館,讓觀眾能從中端詳揣摩藝術家的個性和風格,細細感受畫家在藝途上馳騁中西所留下的歲月痕跡。 -
-
雀仔街
-
1990
-
鋼筆及墨水紙本
-
53.5 x 47.2厘米
-
梅潔樓文化創意基金有限公司捐贈
吳冠中及其家人對藝術的無私奉獻,除了令公眾可在藝術館欣賞他的畫作,更感動了其他收藏家將畫作捐贈,使我們的吳冠中館藏更豐富和完整。
1990年,吳冠中應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邀請,到香港為即將拆卸的舊街進行寫生,並舉辦「吳冠中眼中的香港」專題畫展。他對雀仔街(康樂街)、李節街、花布街(永安街)、得雲茶樓等古舊的街市和老屋進行寫生,把這些已被拆卸的歷史遺蹟一一收入畫中。吳冠中筆下的香港最終能夠成為香港藝術館藏品,確是別具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