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遊移於仕隱之間,或受命朝廷,或遁隱山林,或享出世之名,或行入世之實,成就了不同的藝術道路。是次展覽精選虛白齋藏品,從生涯規劃出發,呈現仕隱文人、朝野畫家、儒佛名士的傳世墨跡,就其人生軌跡和個人際遇,闡述這些「古文青」朝野有別的書畫風格,並探討貳臣與遺民群體於易代之世的去就抉擇和歷史處境,如何影響他們的藝術追求。
唐岱(1673 – 1754) 秋山不老圖
1733
水墨設色絹本手卷(選段) 43 x 323 厘米 虛白齋藏品
禹之鼎(1647 – 1713 後) 花果草蟲圖
無紀年
水墨設色紙本手卷(選段) 22.5 x 1004.5厘米 虛白齋藏品
王原祁(1642 – 1715) 寒岫溪亭圖
1712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85.8 x 51.2厘米 虛白齋藏品
康有為(1858 – 1927) 行書五言聯
水墨紙本立軸一對 各144.7 x 38.8厘米 虛白齋藏品
文徵明(1470 – 1559) 落花酬唱圖;小楷落花詩
無紀年(畫);1504(書)
水墨設色紙本手卷(選段) 22.5 x 67.8厘米(畫) 22.4 x 251.2厘米(書) 虛白齋藏品
程正揆(1604 – 1676) 危峰寒瀑圖
1663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101.8 x 51.8厘米 虛白齋藏品
蕭雲從(1596 – 1673) 嘉樹林屋圖
1657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223 x 92厘米 虛白齋藏品
石濤(1642 – 1707) 翠蛟峰觀泉圖
水墨紙本立軸 114.5 x 38厘米 虛白齋藏品
弘仁(1610 – 1664) 山水圖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187 x 78厘米 虛白齋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