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書畫收藏

概述

  • 日期
    2025.06.112025.10.07
  • 地點
    4樓 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吳冠中藝術廳及靜觀樓藏品廳
  • 費用
    免費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香港藝術館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籌劃
北山堂基金贊助學術活動 

二十世紀中期,由於地緣關係和歷史因素,因緣際會下,香港成為書畫文物匯集之地。此時大批中國書畫及文物因政局動蕩而流入香港,成為本地收藏家、從內地南移到港以至來自海外的各方人士千載難逢的收藏契機。其中劉作籌(1911 – 1993)的虛白齋、何耀光(1907 – 2006)的至樂樓以及利榮森(1915 – 2007)的北山堂素被譽為香港三大古書畫收藏,他們或因熱愛書畫珍品,或視保存和弘揚國粹為己任,不約而同地在此時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收藏,最後更化私為公,他們及其家族先後將其個人收藏捐贈予香港藝術館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展覽首次破天荒同場結集三大古書畫收藏的瑰寶,精選並展出其中93組由唐代下迄清代的經典書畫作品。展覽除了揭示香港在保存中國傳統藝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亦向香港收藏家這種化私為公的高尚情操致以最高的敬意。是次展覽蒙北山堂基金贊助出版展覽圖錄《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書畫收藏》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錄音導賞

檢視平面圖

暫停
  • 文徵明<br/> 《小楷落花酬唱詩》900文徵明
    《小楷落花酬唱詩》
  • 金農<br/> 《獨馬圖》901金農
    《獨馬圖》
  • 愛新覺羅.弘曆<br/>《三果圖》902愛新覺羅.弘曆
    《三果圖》
  • 董其昌<br/> 《山水冊》903董其昌
    《山水冊》
  • 鄺露<br/> 《草書乙酉入都留別諸社中詩》904鄺露
    《草書乙酉入都留別諸社中詩》
  • 高簡<br/> 《江山不盡圖》905高簡
    《江山不盡圖》
  • 朱耷<br/>《山水冊》906朱耷
    《山水冊》
  • 夏㫤<br/> 《奇石清風圖》907夏㫤
    《奇石清風圖》
  • 王寵<br/> 《行書借券》908王寵
    《行書借券》
  • 石濤<br/> 《花果圖》909石濤
    《花果圖》

平面圖

平面圖

節目

【「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書畫收藏」國際學術講座系列】

第一場
香港二十世紀的書畫收藏活動 (已結束)
由香港藝術館館長(至樂樓)劉湘瀅博士主講

二十世紀中葉是香港的書畫文物收藏的黃金時代,講座將以香港藝術館虛白齋及至樂樓藏品為例,訴說香港的書畫收藏故事。

日期:2025.06.14(星期六)
時間:2:00 – 3: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劉湘瀅博士
語言:粵語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泚筆神悚」: 黃向堅畫西南的「崇高」 (已結束)
由美國聖托瑪斯大學教授金漪妮教授主講

本講座將透過黃向堅(1609 – 1673)的繪畫作品,呈現十七世紀中國西南地域那崇高而又令人畏懼的世界。這位孝子橫越整個中國前往雲南營救雙親,並將他們帶回故鄉蘇州,他的畫作生動地描繪了這段充滿戲劇性的旅程。

日期:2025.06.14(星期六)
時間:4:00 – 5: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金漪妮教授
語言:英語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近現代日本中國書畫收藏與長尾雨山 (已結束)
由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孟晉教授主講

本講座將以近現代日本漢學家長尾雨山(名甲,1864 – 1942)的鑑定活動來介紹日本文人中的中國書畫收集的理念和情況。

日期:2025.06.21(星期六)
時間:2:00 – 3:30pm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一樓藝術體驗空間(交通指南)(Zoom同步進行
講者:吳孟晉教授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北山汲古足千秋──利氏北山堂與中國書畫收藏 (已結束)
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書畫主任(副研究員)陳冠男博士主講

本講座將介紹香港利氏北山堂的緣起、與中大文物館的淵源,及其中國書畫收藏的特色,以見北山堂主人利榮森博士(1915–2007)化私為公,對守護中國藝術文化的貢獻。

日期:2025.06.21(星期六)
時間:4:00 – 5:30pm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一樓藝術體驗空間(交通指南)(Zoom同步進行
講者:陳冠男博士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明代繪畫中的面具人與戲劇圖像:從中大文物館戴進款《踏歌圖》談起 (已結束)
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暨教授黃小峰教授主講

本講座將討論明代繪畫中出現的戲劇主題圖像,這些畫作雖然歸屬於不同的年代和欣賞階層,但都共同展現出對於戲劇性和表演性的關注。

日期:2025.06.28(星期六)
時間:2:00 – 3:30pm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一樓藝術體驗空間(交通指南)(Zoom同步進行
講者:黃小峰教授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變奏 (已結束)
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薛龍春教授主講

本講座將結合展品,討論十七世紀書法如何在率意觀念、巨軸形制與金石學的連續刺激下,開啟了視覺化的轉向。

日期:2025.06.28(星期六)
時間:4:00 – 5:30pm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一樓藝術體驗空間(交通指南)(Zoom同步進行
講者:薛龍春教授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雙城故事: 柏林和阿姆斯特丹收藏的中國書畫 (已結束)
由荷蘭國家博物館中國部主任王靜靈博士主講

本講座介紹二十世紀初德國柏林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兩個國家博物館的亞洲藝術收藏之建立、發展以及迄今之概況,特別著重其有關中國繪畫之收藏,其鑑藏準則,並介紹其所收藏的重要作品及其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

日期:2025.07.05(星期六)
時間:2:00 – 3: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王靜靈博士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詩畫合觀──三大收藏精品選談 (已結束)
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榮休教授莫家良教授主講

「詩畫同觀」是傳統中國文人藝術的重要觀念,展現出文學與繪畫共存的關係。此講座將以三大收藏的精品為例,作出分析。

日期:2025.07.05(星期六)
時間:4:00 – 5: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莫家良教授
語言:粵語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大都會藏中國書畫: 紐約故事 (已結束)
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書畫主任史耀華博士主講

位於紐約市的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902年收藏了第一幅中國繪畫。此後,該館的中國書畫收藏已增長為亞洲以外最全面的收藏之一。本次講座將通過聚焦於關鍵人物、時期、藝術作品和展覽,講述這一收藏的形成過程。

日期:2025.07.12(星期六)
時間:2:00 – 3: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史耀華博士
語言:英語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海內外古書畫鑒藏史中的分割離散現象──以王淵《木芙蓉圖》真跡的發現等談起 (已結束)
由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兼研究館員凌利中先生主講

香港藝術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是香港地區古書畫收藏的重鎮,尤其是來自劉作籌先生的虛白齋、何耀光的至樂樓與利榮森的北山堂,構建與代表了香港古書畫收藏體系的格局。本講座以海內外書畫鑒藏史中的分割離散現象為例,剖析此現象背後的歷史緣由、手法,以及其對於現今古書畫欣賞與研究的當下意義。

日期:2025.07.12(星期六)
時間:4:00 – 5:30pm
地點:香港藝術館地庫演講廳(Zoom同步進行
講者:凌利中先生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全免
備註:無需報名,場地將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