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
香港藝術館每個展覽廳均提供導賞服務,由本館的資深導賞員為您講解。導賞員的服務對象由莘莘學子至鑑賞專家,所講解的展品範圍包括古今中外各種文明。導賞員到底怎樣可以「帶好每一團」?我們訪問了10位傑出導賞員,請他們與大家分享導賞工作的心得。
您認為作為導賞員有什麼是最具挑戰性的呢? | |
胡桂文: 有一次我正在介紹林風眠的一幅晚期山水作品,突然有一觀眾,雙眉深鎖地說:「你教我如何向我的子孫交代呢?這是什麼畫?」 我便回答:「欣賞畫是很主觀的,每人之喜好各異,因此才有不同的派別出現,我介紹此畫是因這是代表他晚年之風格,用筆豪放,顏色鮮艷斑斕!」 |
|
李德寶: 參觀團體近年遲到特別多,又要早走,因專車要準時離開,時間在七除八扣下,所餘無幾。 團體使用導賞服務目的是讓學生能接受藝術的薰陶,在這情況下,能達到他們的預期目的嗎?在導賞員來說如何刪繁就簡介紹藝術品,也許是一項挑戰。 |
|
在您的導賞經驗中,可否與我們分享您最難忘的經歷? | |
黃夢華: 難忘是某編輯對我說:「這專題展我聽了8次導賞,本報決定訪問你,你是我聽的第一個版本。」 難忘在導賞一些跨文化、超時空的專題展後,令聽眾印象深刻,而留下一整頁手寫之讚賞信。 難忘我曾克服兩個專題:「慾望與虔誠」、「權力與慾望」。 |
|
季雯雲: 有一次,我要為藝術館之友導賞。往地庫集合時,一踏進房間,我便渾身不自在,緊張得說不出話來。我要叫自己「冷靜下來!」才能開始講解。最初觀眾都沒甚麼反應。但是慢慢地,他們開始留神地聽我介紹。到導賞完結時,大家還給我掌聲讚賞,更有人問我是不是館長呢! |
|
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藝術是怎樣感動和影響您? | |
鄧熾煌: 藝術伴隨在我們生活之中,無論是個人情感的抒發,對事物真、善、美的追求,都與藝術相關。廣闊的藝術領域,充滿生活的智慧,在學習與欣賞當中、認識不同文化意念,擴闊視野;人生因而更富創意,增添無限姿采。 |
|
陳淑儀: 藝術源於生活,並不曲高和寡,藝術讓我們從自己隱蔽的世界走向更廣闊的天地,一切來得那麼自然,就像閒時呷一口茶、聽一首歌,喚起我們的情感,洗滌我們的心靈。 透過藝術的欣賞和創作,更可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擴濶生活,提高學養,增添情趣。 |
|
姚金隆: 藝術就如夜空中的繁星,藝術家就像一群「朝聖者」,在不同的創作領域中追尋個人的星願。他們憑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在漫長寂靜的朝聖路途上蹣跚而行,留下深深的足跡,感動您、為您指引方向。您願意打開心扉跟隨嗎? |
|
您會怎樣引領觀眾去欣賞一件藝術品? | |
黃錦綸: 利用作品中有趣的部分來引起興趣,畫家崔白寫《寒雀圖卷》描繪麻雀的動態如:展翅下滑,俯仰呼應,左顧右盼,翻筋斗、打瞌睡,洗擦羽毛等。細緻的絨毛、硬朗的樹枝形成強烈的對比,配合溫潤的顏色,表現出一個和諧、安祥、喜樂的情景。 |
|
關珍文: 導賞藝術品是一門很有趣的工作,本身亦是一種藝術,面對不同背景的觀眾可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主題重點。但總要事前自行欣賞、體會一番。基本上,可選一些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介紹,讓他們較易投入,打從第一眼最吸引的顏色,以至線條、構圖佈局的技巧及內容的深度等,又或是背後相關的歷史價值,強調它的獨特之處。 |
|
徐志宇: 繪畫藝術是不需要「畫公仔畫出腸」的,好的藝術家一定用含蓄的表現手法,讓觀眾自行契合於其作品中,留有空間給觀眾去思索。例如印象派作品展中,莫奈那幀如象鼻山的作品《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水天一色,我告訴觀眾,如果加上水天間的橫線,馬上便是平庸的作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