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研究計劃

香港藝術館希望透過協作形式,與客席策展人共同探究和譜寫更豐富的香港藝術史。

這個研究計劃探討了八、九十年代香港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重塑該年代在香港形成的當代藝術創作新潮。計劃以策展人的經歷與體驗,聚焦八組當年青年藝術家具代表性的作品及藝術空間,在裝置藝術、新媒體、攝影、及空間上力求突破的探索,並利用相關文獻資料,呈現當日香港藝壇的轉變及新藝術創作形式的興起。

參與計劃的藝術家包括蔡仞姿、Para/Site(李志芳、梁志和、梁美萍、文晶瑩、曾德平、黃志恆,以及第二代成員梁寶山)、馮美華、鮑藹倫、陳育強、《女那禾多》(李家昇、黃楚喬、劉清平、李志芳、黃啟裕)的創始成員、馮漢紀與祈大衛。

 

01 展覽簡介

研究相關藝術家/團體

蔡仞姿 蔡仞姿為推動80年代的香港新美學先驅,1985年香港藝術中心為她舉行本地首個裝置藝術展覽「空間內外」,其中作品《山中拾掇》,率先透過這組互動實驗作品讓香港藝術與世界前衛藝術潮流接軌。是次展覽蔡氏重新演繹當年的作品,以敏感細膩的觸覺,詩意地回應時代的變化。作品更名為《殘陽如血,蝶夢如煙》,高低起伏的薄紗印有藝術家的回憶片段,另有素淡的樂曲。觀眾在穿梭間隱見掩映其中的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反映着景觀、觀眾及藝術家的回憶,賦予空間具時代性的體驗與思考。
Para/Site藝術空間 Para/Site藝術空間(於2012年易名為Para Site藝術空間,下文稱Para/Site)於1996年成立,為本地藝術家主導另類藝術空間的先軀,致力為藝術家提供實驗創作和展示的場地。1998年創始人李志芳、梁志和、梁美萍、文晶瑩、曾德平、黃志恆與第二代成員梁寶山進行場域特定項目「咖啡店」,把空間改造成臨時咖啡店,展示他們的實驗性作品,並於開幕上表演。他們在這次展覽中模擬當年咖啡店的痕跡,讓觀眾能像以往一樣,與空間及作品進行互動,展現着Para/Site 一直代表的香港實驗與開放精神,亦為它加添一絲恍如隔世的戲劇感。
馮美華 馮美華是香港媒體與錄像藝術的重要奠基者。是次展覽同時展出1989與2016年版的作品《她說為何是我》。1989版以電影方式講述一位女性蒙着雙眼從鄉郊廟宇到繁華鬧市探索香港,並穿插歷史片段,回應探索自身與女性對文化及身份的問題。2016年,馮氏以裝置與錄像形式重現作品,自己直接演繹一角。2021年的版本則展出兩台背對的螢幕,同時播放1989與2016年兩個版本,並置於一個直立紀念碑式臺座上不斷自轉,觀眾需要跟隨轉動觀看。作品的三個版本宣示了馮氏在三個時期如何回應當下社會的意識形態,並置展示的形式更能代表她堅持身體力行,以各種實驗探索和創立藝文空間成就本地創作的文化生態。
鮑藹倫 鮑藹倫是香港80年代少數融合新科技與藝術創作的開創者。1986年她與黃志輝、馮美華及毛文羽共同創辦錄映太奇,於1996年獲當時剛成立的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為本地最早的錄像媒體藝術家組織及媒體藝術文獻庫。是次展出鮑氏的代表作品《循環影院》是2001年「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首個香港館的參展作品,印證着她致力推廣媒體和錄像藝術,在香港藝術發展佔據重要席位。其後,鮑氏創辦「微波錄像節」(現稱「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成為國際與本地當代藝術對話的重要平台,大大推動了香港新媒體的當代藝術創作。
陳育強 80年代陳育強從美國學成歸來,為香港藝壇帶來其「陳式Domestic Aesthetics」(「家事」美學),融和混合媒介和概念藝術的創作方法,並應用在藝術教育的實踐。陳氏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20多年,桃李滿門,對當代香港藝術形式及創作概念的發展深具影響。是次展覽重現他於1996年澳洲「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展出的混合媒體裝置《垂直的麥田》,組合本來互不相關的現成物,「砌」出港式空間感,並以軟和硬的線性物料構成帶有危險感的重力關係,表達對荒誕現實的無奈與調侃。時移世易,儘管陳氏盡力還原作品的外觀,所用的卻是屬於現今的物品,物是人非自是不言而喻,延續着交錯時空的文化語境。
女那禾多 《女那禾多》(又稱《娜移》)攝影別冊於1992年首刊至1998年,隨《攝影畫報》一同發行。刊物由李家昇、黃楚喬、劉清平、李志芳及黃啟裕合編,主要展示本地的當代攝影作品,編輯工作猶如紙上實驗影像的跨界展覽,是當年文化出版的嶄新嘗試。1997至1999年間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建立了女那禾多當代攝影中心(NuNaHeDuo Centre of Photography,NCP),與「限量影像計劃」(OP Print Program)積極推動香港國際當代攝影的發展。是次重現NCP的空間面貌及五位成員的創作,將當時前沿的影像作品以及新影像風景呈現於觀眾眼前。
馮漢紀 馮漢紀在香港當代影像發展歷程中分別以攝影師、教育工作者、藝術家、策展人等不同身份,擔當不同領域的重要角色。他前衛開放的藝術創作與教學理念展現他永不停止的開拓精神,他的作品專注探索影像的新形式與延伸。是次展覽展出他作為改革開放後首批進入中國內地的香港攝影師所拍攝的黑白作品《深圳》(1982),以及他在世界各國分別拍攝的彩色和黑白攝影作品《東西對幅》(1986-89/2013),以及三維數碼影像作品《蝴蝶夢系列》(1998-2000)。作品以同年代款式的蘋果電腦展示不同時期的影像語言,對應着不同的社會歷史,以攝影與數碼影像兩種改變人類認知的媒介技術,濃縮了香港當代影像發展的歷史。
祈大衛 祈大衛是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的名譽教授,於1986年至2017年期間在該系任教。他是一位藝術史學家和視覺藝術家。作為藝術史學家,他曾撰寫18世紀至今美國、歐洲和中國藝術的研究,個人著作包括:《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2001);《Water and Art》(2010)和《China—Art—Modernity》(2019)。作為藝術家,他專注攝影、版畫和錄像創作。過去30年,其作品常在各大展覽展出,包括數次香港的博物館個展和一次英國的大型個展。他曾出版兩本關於香港的攝影集:《Reclaimed Land: Hong Kong in Transition》(2002)和《Hong Kong × 24 × 365: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City》(2007)。近年,他積極跨界與行為藝術家郭孟浩、作曲家陳慶恩和鄧慧中,以及小說家許素細等不同創作人合作。

 

02 藝術家訪談影片

蔡仞姿(27分鐘37秒) 觀看
Para/Site藝術空間(46分鐘2秒) 觀看
馮美華(19分鐘39秒) 觀看
鮑藹倫(20分鐘40秒) 觀看
陳育強(14分鐘1秒) 觀看
女那禾多(40分鐘29秒) 觀看
馮漢紀(18分鐘21秒) 觀看

 

03 「再想像香港藝術共同體」文獻系列/盧燕珊

檔案片段A(38分鐘57秒)
再現實驗自身 — 既私人也公共
觀看
檔案片段B(43分鐘17秒)
世紀末波希米亞牧民 — 我城之游離浪蕩
觀看
檔案片段C(37分鐘35秒)
全球落地 — 謎因美學與身份異種
觀看
參考資料 檢視

 

04 時空對談:「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藝術講座系列(粵語)

講座 1(46分鐘29秒)
香港另類藝術空間的發展:Para/Site vs 1983
觀看
講座 2(58分鐘34秒)
從錄像藝術至新媒體藝術
觀看
講座 3(1小時47秒)
從攝影至影像藝術的新演繹
觀看
講座 4(53分鐘49秒)
九十年代的藝術學習,兼談「陳式美學」
觀看
講座 5(55分鐘8秒)
又,物聚:蔡仞姿的概念藝術與空間換置
觀看
講座 6(55分鐘24秒)
再想像香港藝術共同體:八、九十年代香港藝術研究階段性分享
觀看

 

05 研究計劃結集

 

您亦可透過預約查看有關研究計劃的影片及文本,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