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外銷藝術

香港藝術館最早的藏品包括了一批珍貴的外銷藝術,也就是一些反映舊日民生、風俗、地方風貌的畫作。早在藝術館成立之前,商人遮打爵士和何東爵士,先後將其私人珍藏捐贈給香港政府,當中大部分是描繪18、19世紀珠江三角洲及中國沿岸商埠的繪畫,亦有照片及地圖。其後政府又收購了塞耶及羅氏的藏畫。1962年香港藝術館前身——大會堂美術博物館成立,接收並負責管理這幾批畫作。藝術館以此作基礎繼續購藏,形成今天頗具規模的外銷藝術藏品,至今藏量已有1,300多套。外銷藝術既能反映出當時知名或佚名畫家的藝術成就,亦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

不少外銷畫的作者是18、19世紀到中國遊歷的西方藝術家,他們在中國旅遊、經商、行軍或居住期間,藉着寫生,將人們生活狀態及當地風光記錄下來,創作了不少鋼筆畫、水彩畫及油畫作品。又有回國後,將畫稿印製成各類版畫。他們的遊歷作品,讓未到過中國的西方人,能一睹這個東方古國的面貌。

來華的商旅、畫家同時也將西方繪畫技法帶到中國。一些中國畫師學得技法之後,於廣州及香港開設畫室,大量繪製商港景色、人物花鳥等畫作,供西方商人購藏作紀念。外銷畫市場頗大,但隨着19世紀攝影技術流行,繪畫作品漸被相片取代,成為歷史一部分。

這裏為你介紹藝術館外銷藝術的部分藏品,囊括了中國畫家的細緻工巧,及西洋畫家的淋漓筆觸。從中你會看見香港開埠前的純樸面貌及其後的發展變化;又可感受上一世紀澳門南灣的浪漫情調、廣州城昔日的繁盛景況。

  • 香港仔附近的瀑布
    • 威廉‧哈維 (1782 – 1857)(傳)
    • 約1816
    • 水彩紙本
    • 10.5 x 16厘米
    這是香港藝術館藏品中描繪香港面貌最早期的作品,當時的香港還是一個荒涼的小島。1816年,英國的亞美士德使節來訪中國,途中停泊於香港水域,並派水手往圖中的瀑布取水補給,相信這就是現今香港仔瀑布灣公園內的小瀑布了。
  • 香港的竹製導水管
    • 奧古斯特‧波塞爾(1808 – 1877)(畫);西塞里(1813 – 1890)(印)
    • 1838
    • 設色石版畫
    • 19 x 28.5厘米
    此石版畫中描繪的相信是香港黃泥涌谷地的農地。圖中央的竹製導水管用以連接附近的引水道,把水引流到荒瘠的土地,作灌溉之用。可見當時的居民懂得就地取材,靈活地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 維多利亞城遠眺
    • 煜呱(活躍於1840 – 1870年代)(傳)
    • 1854
    • 油彩布本
    • 57 x 100厘米
    這幅優秀的油畫作品記錄了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城及海港的真貌。香港島上的建築物的位置及形狀均繪畫得極為仔細。圖中之草蓋屋為興建中的督憲府,竣工於1855年。督憲府以東是聖約翰座堂,於1849年落成。
  • 駐紥九龍的英國海軍分遣隊
    • 佚名
    • 約1900
    • 油彩布本
    • 44.4 x 58.1厘米
    • 高福履先生捐贈
    畫中的軍營可能是準備從香港北上攻打義和團的英軍隊伍,途中在野外駐扎的情景。這幅畫相信是隨軍人員的作品。墨黑的樹叢、雪白的營篷和紅色的英國旗幟形成強烈的對比。
  • 濠江漁孃立像
    • 喬治‧錢納利(1774 – 1852)
    • 1825 – 1852
    • 水彩紙本
    • 12.5 x 9.5厘米
    濠江漁孃是英國畫家錢納利最喜愛的題材之一。圖中的少女相信為錢納利最喜用的模特兒:亞有、亞蘇或亞來,然她的真實的姓名已不可考。
  • 澳門聖保祿教堂遺跡
    • 威廉‧海因(畫)
    • 約1845
    • 設色石版畫
    • 15 x 22.5厘米
    圖中宏偉的建築,就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俗稱大三巴牌坊。這幅石版畫的英文原標題為「耶穌會修道院」,畫內的遊行隊伍正在進行天主教的儀式,街上中外人仕聚集,一同觀看這特別的場面。
  • 濠江灣畔
    • 愛德華.希爾德布蘭特(1818 – 1869)(畫)
    • 1863
    • 設色石版畫
    • 25 x 38厘米
    這幅水彩畫是德國畫家希爾德布蘭特的作品,描繪出19世紀中期從南灣南段向北眺望的景色。用色含蓄雅淡,以茶褐色為主調,襯以淡藍的海及天空。雄偉而華麗歐式建築佇立在弧形灣岸上,與海港內遠洋船相呼應,畫面顯示一片寧靜而富歐陸情調的氣氛。
  • 澳門媽閣廟
    • 馬西安諾‧安東尼奧‧巴普蒂斯塔(1826 – 1896)
    • 19世紀中
    • 水彩紙本
    • 30.5 x 45.5厘米
    澳門媽閣古廟建於明朝,位於漁船聚泊的內港岸邊,是漁民為奉祀天后而建。廟外的空地是漁民休憩之處,葡籍畫家巴普蒂斯塔在畫中亦描繪有婦孺、鐵匠甚至自由走動的豬隻,充滿生氣。
  • 從西望洋山俯瞰澳門中部
    • 佚名
    • 18世紀末
    • 油彩布本
    • 35.5 x 54.3厘米
    • 何東爵士捐贈
    這是18世紀時期的澳門,從西望洋山向北俯瞰,左方是內港及青洲,右方是東望洋山及南灣,中央矗立著大炮台及板樟堂,大炮台的左方是1835年大火前的聖保祿教堂。
  • 虎門遠眺
    • 佚名
    • 約1860
    • 油彩布本
    • 41.4 x 74.4厘米
    虎門乃珠江口一處狹窄的河道,為珠江之門戶,是外國商船往廣州必經之路,由於位置險要,清廷在此築建砲台,以作防衛之用﹔又在此設置關卡,凡洋船離境,須在此出示通行證,以證明關稅已在黃埔繳清。畫的構圖及透視法恪守西方美術傳統標準。
  • 黃埔帆影
    • 煜呱(活躍於1840 – 1870年代)(傳)
    • 約1850
    • 油彩布本
    • 41.4 x 73厘米
    • 何東爵士捐贈
    黃埔是廣州的外港,1757至1840年間,廣州是中國唯一對外貿易港,洋船須在黃埔泊碇,量噸位、納關稅和卸貨。再由駁運的貨艇轉送30哩外的廣州城。此圖是從長洲島遠望開去的黃埔全景。黃埔島沿岸,設立了許多船塢倉棧,為遠洋船隻提供修理服務。外銷畫家煜呱擅繪港口景貌,此畫筆功細緻,刻畫船隻及建築物,尤為精確。
  • 廣州十三商館
    • 佚名
    • 約1784 – 1785
    • 水粉絹本
    • 43.5 x 71厘米
    • 何東爵士捐贈
    這是一幅以水粉繪畫在絲絹上的作品,相信是出於中國畫師之手,這幅畫從正面中距離描繪廣州城外的商館區建築及近江的情況。圖中所見排列整齊的西式建築物,一般是兩層高,上層作居住用途,下層辦公或存貨。岸邊泊滿小艇,洋船上的貨物進出口,都須由這些貨艇駁卸。
  • 十三行同文街一景
    • 巴化勒米‧拉維湼(1805 – 1875)(畫);比切博斯(印)
    • 19世紀
    • 設色石版畫
    • 19.3 x 29.5厘米
    19世紀時清廷將來華商人的居住及活動範圍規限於廣州商館區內。同文街在十三行範圍內,位於丹麥館及西班牙館之間,街道兩旁均為中國人所開設的各類店鋪,著名的外銷畫家庭呱(關聯昌)的畫店,便開設於該街16號。
  • 廣州戲棚一景
    • 佚名
    • 19世紀
    • 油彩布本
    • 28 x 44厘米
    • 何安達先生夫人捐贈
    在中國傳統節日和慶典中,民間會舉行戲劇表演。因此,市集亦同時在戲棚附近出現。此畫便描繪了這個情景。畫的前方是市集,市集後右方是戲棚。
  • 貴婦像
    • 佚名
    • 19世紀初
    • 油彩布本
    • 68.6 x 51.3厘米
    這位清代婦女擁有典型中國美女的特徵﹕白晳肌膚、鵝蛋臉、柳葉眉和一雙丹鳳眼。她的面容清秀,但穿戴卻極為考究。畫面的質感和立體感都是受到西方傳統肖像畫的影響。
  • 在中國的西方商人造像
    • 史貝霖(活躍於1770 – 1805)
    • 18世紀末
    • 玻璃畫
    • 25.9 x 20.6厘米
    這是一位西方商人到廣州貿易時,委託中國畫師史貝霖為他繪製的玻璃肖像畫。玻璃畫最早見於15世紀的歐洲,是一種以油彩在玻璃背面創作,再從正面欣賞的繪畫。背景中的紅色帳幔、中式塔樓和漁船都是當時玻璃畫流行的題材。
  • 啉呱自畫像
    • 啉呱(活躍於1825 – 1860)
    • 1853 – 1854
    • 油畫布本
    • 30.5 x 24.5厘米
    畫框背後有題字「此相係啉呱52歲時自己照鏡寫的/咸豐四年寫」(但同時題上英文年份1853,誤差待考)。作者啉呱,是19世紀中期一位在廣州非常著名的外銷畫師,擅長繪畫油畫,尤其是歐洲風格的寫實肖像畫。
  • 茶葉生產:茶葉裝箱外銷
    • 佚名
    • 19世紀
    • 水粉紙本
    • 39.5 x 49厘米
    18世紀中葉以後,鴉片戰爭前,只開放廣州作為對外貿易商埠,各地貨物都在廣州吞吐。而中國出口的商品中,以茶葉為最大宗。茶葉多在福建種植,船運至羊城,然後裝箱外銷。此畫刻劃了茶葉裝箱工序﹕畫後方工人將茶葉踹進木箱中,中央的三角柱架是量重的器具,前方一中國茶商正與外商洽談。
  • 花卉圖
    • 新呱(活躍於1830 – 1870年代)
    • 1830年代
    • 水粉通草紙本
    • 18 x 29.5厘米
    此畫以花卉為題材,是中國畫師新呱筆下之外銷作品。新呱活躍於1830至1870年間,採用的雖是西畫媒介,中國繪畫風格卻依然有跡可尋﹕畫中的花卉枝葉,設色厚重,著意細描的筆法類似工筆畫﹔花瓣上表現立體感的漸變色彩,則似中國畫的暈染技巧。但西洋畫的明暗對比在此畫中並不明顯。
  • 關聯昌畫室
    • 關聯昌(活躍於1840 – 1870年代)
    • 19世紀中
    • 水粉紙本
    • 17.5 x 26.5厘米
    這是有名的關聯昌畫室內景。關聯昌又名庭呱,著名中國外銷畫家之一,工水彩,尤擅花鳥、港口景色及居室內景。他的畫室位於廣州同文街16號(地下是畫店,畫室在一樓),牆上掛滿捕捉了中國風情的外銷畫,當時前來選購的外國人絡繹不絕。

    此畫非常重要,畫中可見三名畫家在窗前工作,足證當時成名畫家多僱用其他畫家或學徒以應付大量的訂單。另一有趣的地方是,這些畫家畫的雖然是西畫,卻以傳統執毛筆的手勢運筆。
  • 中英官員會面圖
    • 佚名
    • 約1843
    • 水彩紙本
    • 29 x 39.5厘米
    這是一幅歷史價值甚高的水彩畫。畫作左下方雖用英文寫上「1841年香港」字樣,但其所描繪的相信是1843年6月欽差大臣耆英到訪督憲府,砵典乍迎於督轅的情景。

    畫中前方有一支儀仗隊從遠而來,一名身穿朝服的中國官員正自轎子中步出,與佇候在旁的一位身穿西式禮服的外國人握手為禮,另一名站在台階的外國人則趨前迎接,場面隆重。
  • 廣州十三商館大火──大火初起
    • 佚名
    • 1822
    • 油彩布本
    • 27.5 x 38厘米
    • 何東爵士捐贈
    1822年11月1日晚上,廣州商館區鄰近一帶失火,火勢蔓延至商館區,大火一直燒至翌日,整個商館區付諸一炬,須進行重建。

    畫作以這場大火為主題的一系列油畫的第一幅,描繪火災初起的情景。畫中可見商館區後的樓房有一團火焰冒起,居民紛紛提燈趕來幫忙,有些更揹着水桶救火,船艇上的人都跑出船艙觀望。漆黑的夜空映襯著陰冷的月光,加上暗紅的火焰濃煙,畫家巧妙地運用沉鬱的色調令這戲劇性的一幕更添緊張而沉重的氣氛。
  • 從西望洋山俯瞰澳門景色
    • 托瑪斯‧包斯威爾‧屈臣醫生(1815 – 1860)
    • 1852
    • 鉛筆、棕色墨及水彩紙本
    • 21 x 31.5厘米
    蘇格蘭醫生托瑪斯‧屈臣以充滿詩意的筆觸,捕捉了澳門南灣那種令人難忘的地中海風情。南灣可以說是凝聚了澳門最美好的一面,順着弧形的海岸線盡是一幢幢華麗的歐式大屋,成為澳門風景的典型題材。當年洋商不准在冬天貿易季節過後留在廣州,他們的家眷亦不准踏足省城,因此部份有家室的人把家人長期安置在澳門。如是者,澳門成為許多洋行的大本營,作為大班及家屬的居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香港冒起,洋行紛紛遷往這個新的商埠,才有所改變。

    屈臣醫生在1845年東渡濠江行醫,是南中國炙手可熱的西洋畫大師喬治‧錢納利的門生及朋友,其作品帶有錢納利的影子。錢納利彌留時,屈臣陪侍在側,並為其料理後事。
  • 艇家孃
    • 喬治‧錢納利(1774 – 1852)
    • 約1852
    • 油彩布本
    • 28 x 23.8厘米
    喬治‧錢納利繪畫過許多漁孃的作品,其中阿萊和阿蘇是兩個最常見的模特兒。他筆下的蜑家女孩大都是身段豐盈,笑容可掬,態度友善親切,從這幅畫作中亦能找到這些特點。這題材的作品成為他的代表作。

    畫中人物頭戴籐帽,穿著蜑民服裝,手持頭巾。錢納利最為人熟悉的畫風在此作中表露無遺:筆觸輕快而無誤,在人物的面龐、朱唇、臂彎下、手指間均可見他以鍾愛的朱紅色帶出嬌艷感覺或打造陰影效果,優雅的姿勢將一位勞動階層的少女高度美化。
  • 中國商船「耆英」號
    • 佚名(畫);羅克氏與佩恩(出版)
    • 1848
    • 設色飛塵蝕刻版畫
    • 26.3 x 34厘米
    • 遮打爵士捐贈
    畫中所見的是第一艘橫越非洲好望角的中國商船「耆英」號。此船船身用柚木製成,能負重八百公噸,無論速度和堅固程度都不比西洋輪船遜色。當時中國禁售船隻與外國人,英國商人經過重重阻力,才在廣州成功購入此船。「耆英」號經歷過多番風浪仍無重大損傷,並且能在21日內由美國航行至英國,當時就算是美國郵船,也不一定能這麼迅速地完成這段航程。故此,「耆英」號是中國造船業值得引以為傲的例子。

    畫家運用裝飾性手法,非常仔細地描繪船身的各種花紋圖案,其中中式彩繪尤為華麗奪目。船頭的「眼睛」是傳統中國商船的特徵,航海人員相信這樣可以幫助船隻「看」守航道。
  • 廣州十三商館
    • 佚名
    • 約1817 – 1819
    • 油彩布本
    • 44 x 59厘米
    • 遮打爵士捐贈
    1757年乾隆下令關閉其他商市的海關,獨留廣州一口通商,外國商人、全國出入口交易都集中在廣州。清政府將外貿事務交由廣州行商代理。時外國商人只准在城南珠江河畔一處指定區域活動,行商將該區的物業租給各國商人,作為商住用途,這些樓房稱為商館,又稱為外商洋行,或俗稱「十三行」。「十三」僅約數而已,商館的實際數目時有變動。這幅畫中商館建築門前飄揚的旗幟,代表當時駐居商人的國籍。
  • 從半山俯瞰維多利亞城
    • 馬西安諾‧安東尼奧‧巴普蒂斯塔(1826 – 1896)
    • 約1858
    • 水彩紙本
    • 39.4 x 60.4厘米
    • 遮打爵士捐贈
    巴普蒂斯塔早年居澳門,相信曾為錢納利助手,又從事舞台設計工作。他後來移居香港,專事風景畫。

    此作取景馬己仙峽道向西北眺望中區景色。左方是督憲府及其花園,中央是輔政司署、聖約翰座堂及右方的美利軍營,對岸是昂船洲及九龍。畫家偏愛這片風景,曾繪畫了數幅構圖相近的作品。他的作品多描繪有近、中、遠景,擅於利用由濃變淡的色彩來表現自近景至遠景的景深。同時他把主要的建築物描繪得精細別致,格調優雅清新。
  • 廣州河南貨倉區
    • 佚名
    • 約1858
    • 油彩布本
    • 53.5 x 146厘米
    • 何東爵士捐贈
    河南島上的貨倉區在珠江南面,對岸為舊商館區,在1856年商館區嚴重焚毀後,商館的貨倉便搬移到此地,直至1859年外國人租借沙面為止。河上豎起美國旗幟的是「威廉梅茨」號,它是旗昌洋行的輪船,於1856年1月至10月及1858至1861年行使駛港穗兩地。

    描繪河南起卸貨物區的畫作為數不少,景物大致相同,但每幅的輪船都有分別,有些則畫有列陣的中國船艇,可見畫家都很著重描寫河道和船艇的風貌,對於河南岸上的樓房建築反而不及舊商館區那麼鮮明易辨。